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闹婚协议能禁风俗陋习吗?

2016-4-12 10:16| 发布者: 家网编辑刘畅| 查看: 1701| 评论: 24

摘要: 近年来,闹婚陋习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有人想出签订“禁止闹婚协议”约束闹婚行为,但是协议真的可以约束行为吗?前几天湖北武汉的王女士就因为自己的伴娘突然提出害怕婚礼时被闹,要签订“禁止闹婚协议”一事,与婆婆 ...

近年来,闹婚陋习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有人想出签订“禁止闹婚协议”约束闹婚行为,但是协议真的可以约束行为吗?前几天湖北武汉的王女士就因为自己的伴娘突然提出害怕婚礼时被闹,要签订“禁止闹婚协议”一事,与婆婆大吵一架。婆婆认为婚礼就应该热热闹闹,如果不热闹容易被人看不起,而且亲友要闹一闹,难道夫家还能出面阻止?

一纸协议可以阻止闹婚陋习吗?

有人认为,婚礼习俗从细处而言,关乎一场婚礼的成败,关乎新人的家庭幸福,往大处说,则折射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道德品位和文化气质。把恶习当风俗,把鄙陋当有趣,调戏伴娘等不良行为亵渎了法治与文明。“禁止闹婚协议”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不文明婚俗的宣战。闹伴娘原来是为婚礼助兴的,现在却变成一种丑陋的行为,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但与主家的默许、纵容不无关系,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消除仅靠一纸约定还不行,还必须有主家的事先告知和约束才行。

也有人认为“禁闹婚协议”是上纲上线,但是,对于保护女性权利来说,就应该有上纲上线的态度。任何潜在威胁女性权利的行为,都应该被扼杀在摇篮里,哪怕它有着类似“图热闹”这样光鲜的外表,也绝对不能以侵犯女性来图热闹。禁止闹婚协议是文明与顽固的旧俗与习惯的对抗,它在戳中婚俗文明痛点的同时,也点到法治的盲区。只有当事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让新人敬法、客人守法,引领出婚庆良俗。

还有人认为,闹洞房本是一种流传已久的风俗,但是近些年在一些地方却变得低俗了,闹婚协议更像是对这种低俗的抗争,只是这样的抗争力量太过微小,无法撼动流传已久的传统,不过至少已经有人站出来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也是一种觉醒和进步。

亲爱的家人们,对于禁止闹婚协议你怎么看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韩兆龙 2016-4-18 10:17
闹新郎
如今时兴闹新郎 ,
过犹不及太荒唐。
新郎不把婚车坐,
被人塞进后备箱。
西装革履全扒下,
赤身露体羞难当。
只剩腰间红裤衩,
撕扯成条走了光。
西瓜挖空带头上,
身上写着是流氓。
闹者倒是尽了兴,
无奈新郎遭了殃。
结婚本是喜庆事,
文明闹闹也无妨。
闹婚不应太出格,
文明高雅应提倡。
引用 黄土地 2016-4-17 08:57
闹婚需文明,也需坚守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底线。在婚庆中,适时适度的闹婚可以增加喜庆氛围,中国有着传统的闹婚习俗。其实我国的闹婚也是有讲究的,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各地的闹婚形式虽然不同,可也都有约束,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一般参加闹婚的都是新人的嫡系的亲友,其他亲友或者同事只是随意附和,就此闹婚的形式来看,一般是从三个方面来“闹”,一是礼节性的和新人互动行为,如小姑倒茶、给叔叔辈点燃香烟;二是调侃性的闹婚行为,为了不让同辈青年闹出笑话,或出现过分行为,在不少地方,主家都安排有岁数较大的同辈带着闹婚,假如新娘有感觉,负责闹婚的长辈就会在一旁提醒或告诫的;三是祝福性的闹婚,这方面很有讲究,必须是有能说回道的长辈事先就编好台词,用顺口溜等形式祝福。
    因此,所谓的闹婚无需签订什么协议,只要主家安排好,适度的闹婚应该值得提倡。(肥西.黄璜)
引用 salulu 2016-4-15 10:40
结婚追求热闹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老传统中的低俗行为已经不合乎现在的文明风尚,应当严厉禁止。而“禁止婚闹协议”,它毕竟没有强制力,至于效果没有过多期望,但这是一种宣示,一种警醒,应当予以支持与鼓励。
引用 桃园愤青 2016-4-14 21:01
都是落后地区,才有如此蹊跷的怪事,以前我们这里也有。现在没有,都很文明啊!
引用 赵育才 2016-4-14 07:53
坚决反对恶劣低俗的闹婚习俗!热闹点是好的,但是不能过分。什么事都要有个度.有些人打着闹婚的名誉发坏.要坚决制止。
引用 赤霞叟 2016-4-13 19:05
坚决反对恶劣低俗的闹婚习俗!也不能排除有些人打着闹婚的名誉发坏。
引用 情义2011 2016-4-13 14:30
摒弃闹婚陋俗,移风易俗新事新办,迫在眉睫!
引用 zhouqm 2016-4-13 12:51
呼吁新时代的青年勇敢地站出来,向婚闹这种封建陋习宣战,无论它是打着多么冠冕堂皇的旗号和所谓随俗的借口,也无论它是由出自哪一个所谓“德高望重”的家长和权威!在此呼唤“五四”运动的回归!
引用 糖..糖 2016-4-12 19:48
坚决反对把恶习当风俗,把鄙陋当有趣的不文明行为。因为调戏伴娘等不良行为亵渎了法治与文明。文明的闹洞房行为是可以的,它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品位和文化气质。但是,靠一纸解决问题,希望不大。关键还是得靠主家的事先告知和约束才行。
引用 6761 2016-4-12 19:16
新人新事新时代,喜事新办,咋办咋好!坚决抵制低俗、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
引用 阳光快乐 2016-4-12 17:07
同意:低级、庸俗、甚至下流的闹婚习俗,就应该抵制。应提倡高雅的、文明的、正能量的各种习俗。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4-12 16:20
应该说伴娘为避免婚礼上因“闹伴娘”局面感到尴尬、名誉受到影响、身体遭到伤害,签订“禁止闹婚协议”是一个合理的要求,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可以受到保护。
       但 “协议” 鉴于伴娘与新人或其家庭之间签订,并不能完全含盖所有参加婚礼的亲朋。因为,单凭一纸“协议”约束某些行为,不可能涉及所有人员,一一沟通、协调、嘱咐也不太现实,往往“协议”变成一纸空文。
       各地“闹婚”形式不一、花样繁多,大部分地方尊崇风序良俗而文明高雅。但也有不少地方“闹婚”时语言粗暴、动作下流、形式低级、花样低俗、举止放荡、行为龌龊,相当然地把新人或伴娘当成“玩物”,以得到恬不知耻的“揩油”、“占便宜”,这种借机的“捆绑”、不健康的习俗,不得不说思想的沦丧、道德的败坏、心灵的肮脏是一种对文明的亵渎、对文化的挑战、对人性的侮辱,不要借着热闹的外衣,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使热闹演变成“闹剧”、闹玩转化成“玩弄”,无聊行径,无耻至极!
       陈规陋习坚决摒弃,文明礼仪大力弘扬!
引用 缔重究 2016-4-12 16:04
仅凭一纸协议,是禁止不了婚闹的,因为,协议不是法律。我认为,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
引用 侯从礼 2016-4-12 15:51
低级、庸俗、甚至下流的闹婚习俗,就应该抵制。应提倡高雅的、文明的、正能量的各种习俗。
引用 asg234 2016-4-12 15:49
闹婚、闹洞房是自古以来的民俗,热热闹闹是欢乐喜庆的象征。闹婚过火、低俗,自古有之,只是个例。现在我们这里还没有过火、低俗之例。据我所知,开始凡办喜事的女方都有伴娘,用意可能是来保护新娘的。可是有些男方闹婚的小青年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伴娘身上,有时出现一些无礼的行动。这样男方就想办法应付,专派两个接新娘的妇女,专门保护新娘、伴娘,因此闹婚的人就不敢有越轨行动了,至于说亲友闹婚低俗我还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闹婚多是本地、本村的小青年,他们碍于新郎及主家的面子也不好意思或不敢越轨,如果真有素质差的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有低级下流行为,公公婆婆等家人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我认为立闹婚协议是不必要的,是小题大做。风俗是民间自然形成,要相信群众,陋习是站不住脚的。
引用 laoxian19531120 2016-4-12 15:41
低俗的闹婚风潮就应当禁止!
引用 文藻 2016-4-12 15:19
什么事都要有个度
引用 天天练2013 2016-4-12 13:58
热闹点,但是不能过分。
引用 吕京蝈1949 2016-4-12 13:41
支持嘉言懿行的观点:低俗、愚昧、落后的闹婚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不能以风俗习惯为借口,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愈演愈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止过度闹婚,签订协议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
引用 于柏荣 2016-4-12 11:47
我为“禁止闹婚协议” 点赞, “禁止闹婚协议”应成为婚庆的文明范本之一。“禁止闹婚协议”与现有的法律、道德并不相悖。对伴娘的不尊重,或者对伴娘人格尊严的非礼以及在婚庆现场出现许多令人不堪的一幕,都是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推陈出新构建新型的婚庆娱乐形式,老百姓应该不缺少渲染热闹气氛的智慧。

查看全部评论(24)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