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闹婚陋习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有人想出签订“禁止闹婚协议”约束闹婚行为,但是协议真的可以约束行为吗?前几天湖北武汉的王女士就因为自己的伴娘突然提出害怕婚礼时被闹,要签订“禁止闹婚协议”一事,与婆婆大吵一架。婆婆认为婚礼就应该热热闹闹,如果不热闹容易被人看不起,而且亲友要闹一闹,难道夫家还能出面阻止? 一纸协议可以阻止闹婚陋习吗? 有人认为,婚礼习俗从细处而言,关乎一场婚礼的成败,关乎新人的家庭幸福,往大处说,则折射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道德品位和文化气质。把恶习当风俗,把鄙陋当有趣,调戏伴娘等不良行为亵渎了法治与文明。“禁止闹婚协议”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不文明婚俗的宣战。闹伴娘原来是为婚礼助兴的,现在却变成一种丑陋的行为,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但与主家的默许、纵容不无关系,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消除仅靠一纸约定还不行,还必须有主家的事先告知和约束才行。 也有人认为“禁闹婚协议”是上纲上线,但是,对于保护女性权利来说,就应该有上纲上线的态度。任何潜在威胁女性权利的行为,都应该被扼杀在摇篮里,哪怕它有着类似“图热闹”这样光鲜的外表,也绝对不能以侵犯女性来图热闹。禁止闹婚协议是文明与顽固的旧俗与习惯的对抗,它在戳中婚俗文明痛点的同时,也点到法治的盲区。只有当事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让新人敬法、客人守法,引领出婚庆良俗。 还有人认为,闹洞房本是一种流传已久的风俗,但是近些年在一些地方却变得低俗了,闹婚协议更像是对这种低俗的抗争,只是这样的抗争力量太过微小,无法撼动流传已久的传统,不过至少已经有人站出来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也是一种觉醒和进步。 亲爱的家人们,对于禁止闹婚协议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