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渡 被艰苦岁月打磨的一个名词—— 红军渡! 郁郁葱葱的苍溪大地,嘉陵江上,浪花飞溅。 八十年了,那些动人心魄的故事,镌刻在坚毅的石头上,根植于深情的沃土。历久弥新的,是江水一遍遍洗濯的红色情结。 在红军渡,江风呼啸、号角鸣响。我看见红四方面军无数前赴后继的身影,将波涛踩在脚下,冒着炮火,勇往直前。 那是1935年春天,苍溪县塔子山下:一支穷人的队伍,肩负着理想,挥舞着刀枪,在嘉陵江上稳操桨橹,为劳苦大众的瘠薄命运奋力摆渡。 600里江防,天险横亘,重兵虎视。一条固若金汤的防线,却被一夜强渡的十万雄师扯得粉碎。 向西,强渡嘉陵;随后折转北上,抗日救国。 一面鲜红的旗帜指引的方向,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万里长征,是太阳升起的崭新黎明。 与红军塑像合影,我努力将腰身站得挺拔。 那一刻,我的血液奔突,带着飞波逐浪的声音。 苍溪雪梨
金秋八月,嘉陵江波平浪静。 曾经,梨花如海,花香搭好通往幸福的桥梁。一夜风雨过渡,薄如蝉翼的情绪瞬时漂满江面。 其实,千百年来,四季柔和,花事从未衰败。唐时风,宋时雨,明时月……一滴清露潜入,便温润了缱绻的梦境,生发出诗意的芽尖。 年复一年,一场盛大的春雪,落在苍溪的发际、面颊、肩头、臂弯,落在身体的每个部位、心灵的每个角落,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像带着神谕的福祉,深深地,爱上了朴实、安宁的民间。 现在是金秋八月。没有雪梨花满山遍野舒放的壮美,只有桂香牵握着梨香,袅袅婷婷,自由漫步。 我看见,多少待嫁的姐妹面朝暖阳,饱满的心事压弯了枝柯。 在苍山溪水间,和风抚慰恬静的日子。那些铜色的面容,凝聚天地灵气、岁月蹉跎,敞开醉人的情怀,写下甜美的诗句。 但我怎么也不忍心剖开她们。对于弱不禁风的爱: 有时菲薄,有时锋利。一旦分离开来,便削疼你此生最柔软的一份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