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老兵的精神

2012-9-29 10:5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08| 评论: 2|原作者: 丛武|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1947年,我从家乡入伍。迎新大会上,团政委讲话:“大家要记住,咱当了兵,就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咱们肩上有了责任,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咱们的乡亲父老能过上好日子,咱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

 

1947年,我从家乡入伍。迎新大会上,团政委讲话:“大家要记住,咱当了兵,就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咱们肩上有了责任,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咱们的乡亲父老能过上好日子,咱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此后,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任务多么危险,我始终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下战场,多次立功受奖。

上世纪60年代末,我转业地方,在欢送会上,老首长举杯说:“当兵是一辈子的事儿,就是到了地方,脱了这身绿军装,你小子也不能忘了你是名军人。你得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我始终没忘老首长的话,克己奉公,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劳模。

上世纪80年代末,我离休。离休前市委领导为我和其他几位离休干部摆了一桌酒席。席间觥筹交错,市委领导再三肯定我在职期间的工作成绩,再三表示,退了以后要好好休养,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没有人告诉我在60岁以后,除了休养,我还需要做些什么;也没有人告诉我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兵,接下来的人生,该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如今,又20多年过去了,我已是耄耋老汉,同样是一名“老兵”的儿子即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前几天,儿子回家吃饭,向我道出了他的烦闷:马上要退休了,因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级别退休,待遇会降低很多。

我问儿子,“除了你现在的官职,你还记得你另外一个身份吗?”

儿子一愣。

“别忘了,你曾经是一名军人,你现在是一名老兵。这辈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多个身份,‘官职’当属其中最没有生命力的一个。身在官场,人们敬你畏你,不是因为你这个人,而是因为你的那个‘身份’。等这个身份过了‘保质期’,你还是你吗?可‘老兵’这个身份却恰恰相反,它的生命力从不会消减。因为‘老兵’是有精神的。”

“爸,我知道您扛枪打仗为了建立新中国流了不少血,可您说,退了休,一个没了枪的‘老兵’还有什么用武之地?还有哪门子精神呢?”

其实,儿子说的也是我离休后一直思考的问题。和平年代里,老兵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我想,老兵们实实在在做的事情给了我答案。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

感动中国的特等功臣李文祥,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贫穷的家乡。之后的50年,李文祥从没向组织要过待遇,谈过条件。他只是告诉老伴,如果有一天离世,一定要把他的军功章放到自己的棺材里。如果不是省委书记下乡调研,无意发现了他的军功章,他可能一辈子不为人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老兵不求索取、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62岁的无腿老侦察兵马三小,凭着顽强的毅力,靠着爬行,在10年的时间里,种树3000多棵,看着绿化了的荒山,贫穷的马三小决定把树献给国家,不卖掉一棵。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老兵顽强执著、甘于奉献的精神。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纪念碑的落成仪式,我的一位80多岁的老战友作为代表讲话,他的最后一句话至今听来振聋发聩。他说:如果现在,谁来犯我领土,国家需要打仗,我第一个报名!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老兵为国担当的精神!

类似的故事,我还可以讲很多。而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到,老兵不老,是因为老兵的精神不老。

我不知道儿子对我的话听进去了多少,但我铁定认为,人有很多种活法,而老兵的活法注定和一般人不一样。在第85个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谨把我的这点想法与所有的老兵们共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效 2012-10-10 21:19
看了您的文章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我未曾谋面却有耳闻的人,六十年代末我下乡在莱芜,邻村有个退休老军人大概是军级领导,他不在城里却回到家乡和老百姓一样干活,属于义务劳动,而且还坚持每天拾粪,这对我的教育颇深。我想您一定会理解这样的老兵。

查看全部评论(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