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完的梦,闲不住的人”。退休前,我曾先后在扬州市政法委和扬州市检察院工作。2011年退休后,我依然闲不住,一方面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市长跑协会,一方面继续工作,担任了扬州市检察院关工委副主任兼老干部支部副书记、扬州市民观察团成员、法律工作者等多项工作。繁忙的工作、无私的公益活动,为我的退休生活洒满阳光。 一、重树工作激情 很多人会说退休就像“船到码头车靠站”,但是我想,只要身体允许,还是应该继续奉献自己的能量,正如焦裕禄所说,“生命不止,工作不息”。 退休后我又担任了扬州市检察院关工委副主任兼老干部支部副书记,协助做好老干部支部工作。我经过调查分析,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起草了《扬州市检察院老干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得到了院领导的认可。为使老干部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我建议将老干部分成三个小组,充分发挥三个组长作用。我们定期组织老干部活动,开展讲座、组织参观、策划各种文体活动。我们积极参加市关工委和政法关工委的活动,努力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先后协助组织调研、帮教,配合法制教育、观摩旁听,还组织参加网吧检查,主动将市民观察团活动与关工委的工作有机结合。每当我风尘仆仆地穿梭在来回路上,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岗位,重树了当年工作的激情。 二、焕发公益热情 我一直认为,人应该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退休后这种思想愈发浓厚,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像雷锋曾经说过的那样,“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退休后,我首先参加市民观察团组织,通过参加观察团各项活动,发现社会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我关注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发现新闻线索,及时采写新闻稿件发至扬州网、市民观察网、扬州热线网等,传播正能量。我还组织一些老干部老同志定期对市区的一些网吧进行监督,鼓励老同志在小区担当志愿者,帮助弱势群体、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我和大家一起捐款送物,不仅给他们送去精神安慰,还带去了物质帮助。我们对身边的朋友更是关心有加,热情相助。在市民观察团公益活动中,我发现身边一位朋友,经常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我就经常和他聊天,了解到他企业经营状况不景气,身体虚弱,重病缠身,家有老母需赡养,还有女儿没成家,经济收入低微,思想负担很重,我就经常嘘寒问暖,在他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他身体不好,我就带他一起跑步、打乒乓球、骑自行车,他生病我就去医院看望他、慰问他,帮他孩子找工作、找对象等等。现在他的经济状况有了好转,精神面貌大有改变,成了我最好的知己,也成了我公益活动的得力助手。 三、倾注真诚感情 “蜡烛从点亮开始,生命燃到最后一刻都要散发掉最后一点光热。”退休后,我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我时常想,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又是一名党员,党员要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想法,我感觉我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我又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开始耕耘一片新的土壤。 我家里有一个小车库,我把它整修、收拾成一间小型办公室,室内书柜放有法律资料、书刊等,这既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接待老干部老同志的地方。每天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经常人来人往,很多老同志喜欢来我这里坐坐,我们在这里谈心、议事,经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记得有一次为了开拓一处打球新场地,我和乒羽俱乐部发起人之一、现担任俱乐部指导员的李正迁同志连续几天在外奔波,由于是在炎热的夏季,加上经常废寝忘食,操心劳累,体力明显透支,在公交车上不知不觉晕了过去,幸亏李正迁在旁,而且他略懂一些医道,把我搂在怀中,掐我的人中、合谷,不一会儿我才苏醒过来。小李吓得不轻,只听得他连声唠叨:“汪主任,你真不要命了,身体吃不消,早该休息啊。”我休息片刻后微笑地打趣道:“没事,小车不倒只管推。” 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现在扬州市长跑协会、乒羽俱乐部以及棋牌俱乐部已经办得有声有色。平日里工作依然很繁忙,大家说我“是一头不知疲倦、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而我却感到奉献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到快乐。在奔忙中,实现了我人生价值;在奔忙中,我的生活显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激情,更加充满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