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106岁离休干部王自耕一生的坚守

2016-2-23 10:20|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孙凯迪| 查看: 849| 评论: 0|原作者: 陆圣钰

摘要: 他曾于1940年5月加入八路军,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4年,他卸甲归田,参与组建南通市医药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经理近30年。多次主动把加工资的机会让给困难职工。在病重病危期间,坚持住普通病房、坚持 ...

    他曾于1940年5月加入八路军,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4年,他卸甲归田,参与组建南通市医药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经理近30年。多次主动把加工资的机会让给困难职工。在病重病危期间,坚持住普通病房、坚持常规用药、坚持不搞抢救性治疗,这是他早跟家人约定好的。不久前,这位一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有着75年党龄的老人,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临终前3天,还向党组织缴纳了人生最后一笔800元党费,他就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106岁离休干部王自耕。

忠心赤胆,坚守党性原则

  2015年11月2日一大早,南通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得知王自耕病危的消息后,立即赶往医院看望。正当大家急切询问王老的病情时,王老昏迷中似乎感觉到组织上有人来了,向枕头示意了一下。此时,他已经说不出话,直到儿子用笔写下“党费”,他才费劲地点点头。大家这才明白老人放不下的就是早已压在病床枕头下的800元党费,而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笔党费,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这位拥有75年党龄的老同志出生于山东招远一个贫苦农家。在日军侵华、民族危难之际,他积极投身革命。1940年5月王自耕在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胶东分校二中队入伍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自传中写道:在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又经过了几次战争的考验,我进一步明确了党的纲领,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要想革命就必须跟着共产党走,只有跟着党才能有出路,才能得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王老先后参加了葛家战斗、大田反摩擦战斗、白石山战斗、黄洞战斗、石家东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因表现突出,荣立过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一次,获得祖国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1954年,他卸甲归田,回到地方工作,参与组建南通市医药公司,并担任党支部书记、经理,一干就是近30年。1980年离休后,老人仍把组织生活当成头等大事,党费缴纳从未间断。2010年,百岁高龄的他在家人搀扶下爬上三楼参加支部改选大会,并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忆及当天公公严肃而坚决的神情,小儿媳顾鑫敬佩又心疼。

  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这是王自耕一生的坚守。他用106年的生命历程,划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信仰轨迹——生命不息,革命不止,赤胆忠心跟党走!

鞠躬尽瘁,践行党的宗旨

  在革命军队的15年,王自耕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心态很平和,对整个社会都怀着一种感恩的心。”王自耕的外孙女戈权说,外公总会拿自己跟牺牲的战友们相比,认为自己能活到今天,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所以要多干实事。

  离休后,他每天坚持看电视读报,多次为灾区人民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汶川、玉树等地发生重大灾害后,他第一时间致电市直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主动要求捐款。到现在市直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万娟主任还记得雅安地震时,王老捐款的那一幕。王老握着她的手,眼含着热泪说:“看到震后的悲惨画面,我寝食不安,为灾区捐助点钱,算是一名老党员的一点心意吧。”他还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每年定期为贫苦学生捐款。他辛劳的一生都默默践行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

爱党忧党,保持党的作风

  “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你们不要给我瞎抢救了,不要浪费人民的钱。”弥留前清醒时,王自耕反复叮嘱家人。

  贫寒的出身、多年的革命经历让王老常年保持着艰苦朴素、远离奢华的优良作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奢靡浪费的现象,他曾忧心忡忡。2009年单位组织去洋口港参观考察,中午工作餐比较丰盛,他对工作人员说:“菜太多了,不能浪费啊,能不能退掉几个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些都让王自耕十分高兴,他始终认为党的这些优良传统不能丢。

  常怀忧党之心,是来自于对党的真挚感情。2015年下半年,尽管他已几度病危,但是他始终坚持住普通病房,坚持常规用药,坚持不搞抢救性治疗。

  王自耕临终前,还不忘党恩,诠释了一名老党员坚定的党性原则,始终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本色。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于坚定的信仰,连他的主治医师都对他的顽强意志十分感慨,他的言行在所在病房和群众中传为佳话。

兴党护党,维护党的形象

  对待自己和家人,王老始终坚持原则,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虽然担任领导多年,他从未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他常说: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谨言慎行,处处约束自己,因为在群众中,我们就代表着党的形象。他说得到,更做得到,用自己言行影响教育身边的子女亲朋。王自耕晚年一直蜗居在一套两居室的老式楼房中,却从没想到向组织提要求。早年大儿子调动工作,小儿子下岗失业,家人希望他能跟组织反映反映,照顾一下,都被他一口回绝。小儿子下岗先后做过门卫和勤杂工作,他的勤勉和谦和深受单位领导和员工的称赞,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位正处级的离休干部。“外公的这种价值观、人生观,对我们下一代影响很大。”戈权说。在他的教育引导下,儿孙们个个都好学上进、勤奋敬业。儿媳顾鑫还被评为南通市“十佳孝星”。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