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5岁的田文秀老人,是山西阳泉钢铁公司的一名离休干部,由于36年坚持不懈搞戒烟宣传,被誉为控烟社会活动家,人称“禁烟勇士”。老伴说他:“30多年就做了一件事,整天不着家,宣传戒烟不要命。”田老却说:“我视烟为仇,宣传戒烟是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白天宣传戒烟,就连晚上做梦都是如何戒烟。” 原来,田老曾嗜烟如命,他14岁开始吸烟,到了50岁时每天吸上一两盒香烟,为此每天咳嗽、胸闷、气喘,折磨得他整夜难以入睡。 1979年9月的一天下午,田老外出办事,看到市二中校门口对面的围墙下,五六个学生围在一起偷着吸烟,这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写了一篇劝导学生不要吸烟的文章发表在阳泉当地的报纸上。当他拿着报纸得意洋洋地在老伴面前炫耀时,却招来老伴一句凉话:“你自己就是个大烟鬼,还有脸教育别人不吸烟,真是个瘾君子。”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田老的自尊心,尤其联想起自己因吸烟带来的咳嗽、气喘、胸闷和花钱找罪受的痛苦,便发誓从此开始戒烟。为了堵死自己再吸烟的路,他扯起了宣传戒烟的大旗,开始四处奔走呼号,从单位拓展到社会,越做越上心。 在他的倡导和谋划下,1980年成立了阳泉市第一个企业戒烟协会,他当上了协会秘书长。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他所在的阳泉钢铁公司机关创建了40个无烟科室,发展戒烟会员100多人。同时,联络外界戒烟之友上千人,并逐步向全市拓展,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戒烟宣传活动。1991年10月,田老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戒烟宣传的公益活动中。用他的话说:“这下可有得做了,不会再为没时间而发愁了!” 他谋划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创办了阳泉市第一所东方反烟幼儿园,并主动担任起了义务戒烟宣传员。田老说:“控烟宣传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从小远离吸烟之害,还能发挥宣传和劝解亲人们戒除不良嗜好的作用。”他还将吸烟造成的危害和戒烟带来的利好,编写成顺口溜、三句半、小情景剧等,组织幼儿园小朋友排练成文艺小节目,到广场、公园、单位等公共场所进行戒烟宣传。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宣传戒烟的形式多样化,田老在全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大。1993年春季,由田老发起的以“申办奥运,兴我中华,戒烟健体,壮我民族”为主题的万人签名活动在山城阳泉市广场展开,先后有1.2万人签下自己的名字,场面热烈,感人至深。 田老深有感触地说:“吸烟害人害己,戒烟利国利民,其实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很多人明知故犯,所以只有大力宣传形成共识和自觉,才能达到禁烟的目的。”为了更大范围宣传戒烟,他4次上路开展全国性戒烟宣传万里行活动。据统计,田老先后到过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去过几百个单位、学校、风景区等。同时,结合戒烟万里行的实践,先后在各种媒体发表有关戒烟文章120篇。为了更好地开展戒烟宣传,田老将自家一间最大的屋子腾了出来,作为自己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满屋子都是有关控烟的宣传资料和开展戒烟活动所需的物品。他收藏的有关戒烟报纸和杂志一叠叠、剪贴本一摞摞。如果你走进他的家门,不看完他制作的有关戒烟录像带,不会让你出门。田老还先后编写了《控烟行》上下集共10万多字,并配有大量图片和说明,书中内容包括国家戒烟文件、报刊文摘和他30多年宣传戒烟的经验总结。目前,田老正在编写《控烟行》续集。 鸣钟戒烟,警示世人。2001年夏,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那时已是古稀之年的田老坐不住了,总觉得应该做点儿什么。他通过谋划选择了铸造一口“中华戒烟钟”,捐献给北京奥运会,以鸣钟戒烟的形式警示世人。 田老不愧为“禁烟勇士”和阳泉市致力于控烟公益事业第一人的名誉,36年来,无论从在职时成立阳泉市第一个企业戒烟协会、走进社会和学校开展戒烟巡回演讲,还是离休后发起几次万人戒烟签名活动、开展控烟宣传万里行活动、捐献中华戒烟钟,到如今走街串巷宣传“除三害”活动,田老始终如一,初衷不变,不歇脚不停步,每天奔波在公益事业的路上。尤其是中央两办下发“禁烟令”后,他更是备受鼓舞,信心满满,劲头更足。田老说:“以往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控烟宣传上,去年以来我结合形势,将戒毒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纳入进来,我把它统称为‘除三害’,这样做就更有意义了,实践证明做到了点上。”在市卫生局有关部门和电动车厂家的大力支持下,田老将电动车变为了宣传车,车体上贴满了各种宣传文图,并带上各种宣传资料,每天骑上电动车,巡回在大街小巷宣传“除三害”。据不完全统计,36年来,田老先后劝诫2000多人成功戒烟。尤其重要的是,田老一个人的行为影响着一座城市和下一代人。对此,田老表示:“虽然我年纪已大,但自己的选择不能变。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撑起梦想,力所能及地献给公益事业,哪怕只产生一点点影响和作用,都是值得的、有价值的,只要我身体允许,每天都不会停下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