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难忘为国捐躯的父亲

2015-9-6 09:21|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698| 评论: 0|原作者: 文 / 李 敏

摘要: 先父李子才,1895 年生于山西定襄县蒋村,曾在本村私塾读过几年书,17岁起,就开始在本县县城商号当学徒。1927年随掌柜去当时的察哈尔省多伦县从事皮毛生意。直到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商号遭受抢劫,生意倒闭,父亲 ...

先父李子才,1895 年生于山西定襄县蒋村,曾在本村私塾读过几年书,17岁起,就开始在本县县城商号当学徒。1927年随掌柜去当时的察哈尔省多伦县从事皮毛生意。直到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商号遭受抢劫,生意倒闭,父亲失业逃回家乡。

坎坷的经历和失业的痛苦,使父亲对日寇心怀愤懑,思想逐渐倾向进步,常和村中一些进步人士交往。日新医院是共产党设在我村的秘密联络点,负责人韩春堂以行医为名,经常聚集一些进步青年谈论抗日救亡等国家大事,父亲就是出入那里的常客。放假期间,我常到那里叫父亲回家吃饭,有时也参加他们的讨论,印象很深。

1936年秋,经人介绍,父亲到太原一个官办的“营业公社”当了一名小职员。1937 年发生了“ 七七事变”,太原街头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激发了我的抗日热情,我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投身到了抗日的洪流中,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我参加了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经过短期训练后,当年9月我就奔赴抗日前线。部队出发时,父亲还在车站为我送行。

193710月,我随部队从五台转到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就一直在太岳区工作。1939 4 月,我突然接到父亲19385月寄给我的一封信,信中说:“太原失守后,我经西山辗转回乡,我虽是旧社会过来人,但国难当头,抗日救国也决不后人,我以老青年资格参加了县里的抗日游击队……”并勉励我坚持抗日,不要挂念家庭。父亲的信更坚定了我抗日的意志和决心,我当即给父亲写了回信。但兵荒马乱,交通阻隔,父亲能否收到,不得而知。

19408月,我又接到父亲辗转寄来的一封信说:“因工作需要,我已调到定襄县抗日政府工作,主要在敌区活动,为便于保密和表示自己的决心,我易名何患……潜入蒋村日军据点工作时,偶然在纸坊的废纸堆中捡得一本苏联小说《士敏土》,知你从小喜欢文学,就给你保存着,等你胜利回来看吧。”信中也未提及是否收到我的去信。父亲的信中充满了抗日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这封信后,父亲就再无音信。

19426月,一次反扫荡后,我偶然看到了一张423的《新华日报》(太行版),刊载了父亲被日寇杀害的消息。报载:“华北新华社晋察冀二十二日电:定襄模范士绅李子才先生坚持县游击抗日工作,不幸于去年冬在蒋村被敌逮捕,敌寇虽用尽各种严刑及诱胁手段,但李先生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终于壮烈殉国。李先生热心抗日,远近皆知,帮助抗属,救济难民,最为积极。去年担任士绅参观团副团长,到边区内地参观,见闻所及,感奋异常。回县后,对敌占区、游击区同胞讲述根据地建设情形,坚定抗日胜利信心,闻者极为振奋,不幸遭敌之忌,致陷毒人,殊令人愤悼。”

我在悲痛之余,又有点困惑。按照当时的一般含义,士绅是指开明地主和上层代表人物,而我家只是中农成分,与地主无缘。也许是因为父亲在工商界有一定的代表性,或为了从事秘密工作的需要而如此称呼,不得而知。我远离家乡,一直在太岳区工作,受敌人封锁,对父亲参加抗日工作和被捕殉难的具体情况无从得知。直到全省解放以后,我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听了母亲和弟弟、妹妹的叙述,探访了当时县里的一些领导同志,对父亲牺牲前后的情况,才有了比较具体了解。

原来,父亲在1938年参加游击队不久,就调到抗日政府工作,先后任三区民政助理员、县政府实业科长,还担任晋察冀边区参议员。他在工作上除了照顾抗属、扶助贫困群众外,还经常潜入敌占区宣传抗日,搜集情报,为我方购买火柴、食盐、药品等稀缺物资,特别是他想方设法帮助蒋村纸坊造出了两面光的麻纸,并将它们秘密运出,为边区印刷报纸之用,曾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嘉奖。

蒋村是个大村,人多地少,造纸业比较发达,日军侵占后,不少作坊倒闭,一批手工业造纸工人失业,父亲利用他人缘好、熟悉情况等有利条件,经常秘密回村动员这些人参加抗日队伍,并发展隐蔽力量,开展对敌工作。曾担任蒋村日伪维持会长的胡来九就是被我父亲争取过来的,常为我方搜集和传送情报,并通过胡来九进一步做通了日伪区长张宣臣的工作,张宣臣曾和父亲秘密接过一次头,后因父亲被捕牺牲而中断。

父亲常随同游击队活动,破铁路、割电线,袭击敌人。一次,他带游击队袭入蒋村据点,俘虏3个伪军,经过突击教育又把他们放回,争取做我们的内线。又一次,父亲和游击队队员在李家庄处死了1个日本兵,游击队把缴获的日军呢大衣送给父亲,父亲极为珍视这件战利品,他让母亲放入缸内,埋在地下。后来他去边区参观时,将这件大衣带上,亲手送给了宋劭文(1910年—1994年,山西太原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书记、山西牺盟会宣传部部长、五台县县长、山西省第一专署专员、晋察军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财经办事处秘书长兼农业部部长)。

父亲死得很壮烈,临刑前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的口号,从容就义,日军还残暴地将他的人头割下,挂在城门示众。后来经我方买通关系才把遗体运回,秘密安葬于蒋村村外,母亲还特意为父亲做了个面制的人头。

1946年,定襄县城第一次解放后,在城内召开了盛大的庆祝胜利和追悼烈士大会,政府通知我和弟弟前去参加,我们在主席台前的烈士名单上,见到了父亲的名字。

(李敏系原太原警备区政委)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