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独家报道 查看内容

老顽童的“玩”享生活

2012-7-5 14:4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078| 评论: 7|原作者: 王慧娟|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他经常独自一人,背包一背,要么就来个青藏、川藏万里大穿越,要么就跑到零下四五十度的中国最北端漠河、北极村;再不就是到腾格里沙漠踢踢沙子、骑骑骆驼;又或者深入天坑地缝感受一下独特的地质环境,探探险…… 他 ...

他经常独自一人,背包一背,要么就来个青藏、川藏万里大穿越,要么就跑到零下四五十度的中国最北端漠河、北极村;再不就是到腾格里沙漠踢踢沙子、骑骑骆驼;又或者深入天坑地缝感受一下独特的地质环境,探探险……

他称自己为“老顽童大叔”,大家都喜欢喊他“老顽童”。

济南有个老顽童

老顽童本名叫滕少义,年届花甲。之所以给自己起了个“老顽童大叔”的网名,就是因为他好玩。老顽童年轻忙工作的时候就很照顾自己的好玩之心,没有时间挤时间也要出去玩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张家界风景区还没有开发出来,老顽童就已经反反复复地去了四趟。要是玩起来,这“老顽童大叔”便没了丝毫“大叔”该有的样子,俨然就是一个顽童,他随性,甚至有些另类,但很可爱。

比如说去西藏吧,因为海拔高、紫外线强,做好防晒工作是必须的。但是老顽童说了,他不!面对西藏超强的紫外线,老顽童一点也不藏着捂着,他说他专门晒着,晒得越黢黑黢黑的越好。老顽童2003年进藏的时候,半路遇到并结伴同行的有一位香港的大学教授,这位教授防晒工作做得相当仔细,生怕自己晒黑了。人家除了捂得好,防晒霜也买得好——老顽童说当时咱济南最常见的防晒霜防晒指数最高也就三四十倍,而这位香港教授带的防晒霜防晒指数高达140倍,并且他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抹一次!最后行程结束时,老顽童和这位教授合了张影,一看照片“简直就是亚非人民大团结!我整个儿就是非洲的黑,而教授是白的,几乎没变!”西藏这一趟老顽童不仅晒得黢黑还掉了三层皮,但是他美颠美颠的,因为回到济南他就可以“显摆”了——见到他的人都会问,“你怎么晒这么黑?”这时老顽童就可以故作低调但充满骄傲地告诉他:“我去西藏了!”老顽童说我要是也捂那么白,还跟人说刚去了西藏,肯定遭人白眼,还百口莫辩。

在西藏老顽童不但“黑”了一把,还“爽”过一把呢。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别人都是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捂得严实,老顽童愣是要穿着短袖摆pose留影。大叔不仅在国内玩得惬意,出了国也照样很滋儿。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中国游客到俄罗斯旅游免签证,老顽童乐颠颠地去了。飞机上和他邻座的是个俄罗斯人,不甘寂寞的大叔就盯上他“聊”起来了。当然,俄罗斯人不会汉语,而老顽童既不会俄语也不会英语。他们聊天靠的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手势。因为老顽童知道俄罗斯的表很有名,所以就算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聊天,他也没忘了“炫耀”一下自己的军表。

老顽童的“玩经”

别看老顽童玩起来不走寻常路,但他说起自己的一套“玩经”来却一本正经、头头是道。

玩文化。老顽童第一次进藏时,到一家茶社喝茶,问藏族小伙子叫啥名字,小伙子说叫巴桑。老顽童就问你是周五出生的吧?小伙子很疑惑,非说老顽童这肯定不是第一次进藏。到了西双版纳,遇到姓刀的人老顽童就能说出他是贵族,惹得当地人都对这个外来人刮目相看;到陕北去,老顽童跟车上的游客聊陕北的沟沟壑壑,讲起了陈忠实的《白鹿原》和陕北的塬(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旁边坐着一个当地人,一直微笑着听老顽童“吹”。这时车子爬上一个高坡,眼前开阔了起来,旁边那当地人说了一句:“到塬上了。”老顽童赶忙问:“刚才我说的对吗?”那人点点头笑着说:“你讲的好得很!”

老顽童怎么会知道这么多风土人情,那是因为他提前做了功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老顽童一般一年只出行一两趟,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和学习。第一次进藏前,老顽童查资料学习了一年多,光书就买了20多本,回来后还要补充学习。老顽童说旅游、玩户外要玩文化,这样出来走一趟才不至于只留下了脚印,带回了照片,而脑子却一片模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大好河山的地质地貌特征等都是财富,出去一趟怎么也不能空手回来吧?

玩经历。老顽童说他很喜欢旅途中发生点小惊险什么的,因为这是他的兴奋点,否则他会觉得这趟旅行索然无味。而这经历也会成为他的财富。在穿越四姑娘山的时候,老顽童和两个同伴在探险一条深沟的时候,正走着,前边突然蹿出一个穿着破大衣、蓬头垢面的人来,瞬间老顽童看到了那人衣服底下露着的猎枪。来不及细想此人的来历及他可能会带来的危险,老顽童迅速蹿了过去伸手夺枪。那人也很迅速,身子一闪,左手一挡就把老顽童的手给推开了。老顽童故作镇定,面露微笑以轻松的口吻问那人:“你怎么有枪呢?”那人一愣说:“噢,我是打猎的。”第二句老顽童就机智地转移了话题,“从这往里走还好走不好走?”那人说越来越不好走。老顽童又说:“你是不是要出去?”那人说是就走了,很快便没影了。老顽童三句话化解了一个未知的危机,而两个同伴早都吓懵了。老顽童玩的这经历换种说法就是随机应变,一般人要想玩好这个还得多经历。

玩心情那年,老顽童上黄山时住在一家价格比较便宜的宾馆,条件不算太好。放下行李后,老顽童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欣赏黄山最美的排云亭落日,出门时看见一些人嫌住宿条件差在跟宾馆老板吵架。等到老顽童欣赏完落日回来他们的架还没吵完。老顽童二上黄山时又遇到了同样的事。对于这样宁愿放弃自己游玩的好心情而吵架争胜的人,老顽童一向嗤之以鼻,“出来玩,本来就是玩一个蓬头垢面、窝窝囊囊、出一身臭汗,这样才算玩出感觉、玩出心情,否则何必要出来放松呢?倒不如在家享受。”老顽童有一个理念是:出门在外,满眼都是好人。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善解人意,一定会换来别人的以诚相待,这样才能玩出好心情,也算玩得值。

为了玩,老顽童经营了一家户外用品店,经常来的都是一些喜欢外出的玩友,无论是谁在那里购得所需,老顽童都会额外赠送一些户外用得着的小物件。老顽童还有一个自己的网站,他把自己多年走出来的成熟路线都详细地发在网上,图文并茂,包括怎么转换交通、在哪食宿、哪里非去不可,到哪去要注意什么等等。他甚至还会把自己吃剩的鸡骨头、鱼刺拍下来发到网上,并附上诱惑的语言“馋了吧,羡慕吧,特想来吧?”老顽童的目的很明显,他想让更多的人走出去享受玩的乐趣,感受万物的美。

老顽童说,他对玩的喜爱,对美的向往,就像藏族人民转山一样的虔诚,即使死在转山的路上也是幸福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12-10-16 21:41
哈哈,我曾经的老板,好几年没见了,想他了
引用 游客 2012-7-27 00:59
羡慕这样开心自己、快乐别人的真正生活,人生真谛当如此。
引用 娴雅女人 2012-7-24 08:45
非常羡慕这种生活情调
引用 简单就是快乐 2012-7-20 15:30
精神可嘉,非常羡慕,不是人人都学来的,要有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
引用 xinshan1945 2012-7-18 15:42
精神可佳,值得敬佩,因人而异,注意安全。
引用 左撇君 2012-7-10 15:01
这样的人生足矣。。。心之所向
引用 喜欢山 2012-7-9 21:01
是的,"老玩童"去最北边,还冻伤过脸。

查看全部评论(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