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传承尊老敬老之家风——淄博 左长城

2015-6-29 14:03|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703| 评论: 0

摘要: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敬老养老的“孝”文化又是齐文化的重要内容。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首霸的相国管仲就实行了“ ...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敬老养老的“孝”文化又是齐文化的重要内容。

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首霸的相国管仲就实行了“九惠之教”的国策。“九惠之教”即:“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绝”。所谓“老老”,就是敬养老人,并且规定:年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一子免除征役,每年三个月由管家提供肉食;80岁以上者,二子免除征役,每月有肉食供应;90岁以上者,全家免役,每天有酒肉的供应;病死由国家供应棺椁。“慈幼”,就是减轻母亲的负担,以赡养幼儿。“恤孤”,就是对无父母所养的孤儿,委托亲友、故旧抚养,由国家发放救助补贴。“养疾”,就是对残疾人中不能生活自理者,官家设“疾馆”供养,直至身死。“合独”,即是鼓励鳏寡之人合婚,并给予田宅使之安家。“问病”,就是掌病的官吏以君主旨意慰问病人:90岁以上者,每天一问;80岁以上者,两天一问;70岁以上的,三天一问;一般病人,五天一问。“通穷”,则是对贫穷生活困难者要及时上报。“赈困”,就是对生活困难、多病者,由官府发放粮食救济他们。“接绝”,即是对死于国事者,由其亲友领受一笔钱财,负责祭祀。在此,管仲把“尊老养老”列为“九惠之教”的首位,不难看出当时的齐国对养老之事的重视。为此,还规定:诸侯世子不孝父母,不友爱兄弟,不敬老尊贤,三者无一可以诛伐。可见,已把尊老尊贤、孝顺父母列入了法制,加以约束。

孝、孝顺、孝道,儒家所指也是尊亲、养亲。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犬马都有反哺之养,何况人呢?如果不孝顺父母,那就连犬马不如了。墨子说:“孝,利亲也”。他认为“孝”就是有利于对父母的赡养。法家韩非则认为“孝”即:“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意为孝顺父母,就是使父母改变贫苦的生活,使父母得到欢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不管是哪一家学派,都认为“尊老养老”、“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尊老敬老的美德传至今日,已达三千余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临淄人,在这块母亲的热土上养大成人,又在当地工作,从政府机关岗位上退下来,今年已76岁。我家的祖祖辈辈把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

记得小时候,听奶奶说,我父亲才五岁时,爷爷因病去世。奶奶含辛茹苦地把父亲兄弟三人拉扯大,结婚后,分了家。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好吃的。我亲眼见到,伯母、母亲和三婶轮流把热汤热饭送到奶奶的炕头上。奶奶也总是笑嘻嘻地把饭接过去,吃起来十分香甜。母亲摊了煎饼,熬了小豆腐,就把奶奶请过来吃上一顿。她们妯娌三个和奶奶处的和谐可亲,从未嫌弃老人。奶奶一生虽然吃了苦,受了累,但晚年的心情好,一直活到84岁。

父母双亲把我兄、妹三人养大。哥哥跟父亲在家务农,我上学后参加了工作,小妹嫁到了潍坊,也要供养公婆,这都是顺理之事。因此,父母亲的晚年生活,也多是嫂嫂与爱人秀兰来照料。记得我与秀兰结婚的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给父母叩头、请安问好。进入俺的家门后,给父母做鞋做袜、洗衣做饭,诚心实意的侍奉老人。我哥哥分家后,秀兰包了水饺,煮了鸡蛋,都是先给父母尝鲜。1980年春,母亲得了重病住进公社卫生院。在住院期间,我因机关工作忙,也少回家探望母亲,也多是秀兰去给母亲送饭、守护。母亲病重大小便失禁,常拉尿在裤内,秀兰就一把屎、一把尿地给母亲擦洗,从不嫌脏怕累。同住病房的一位老太太问起我母亲,“这是你的闺女还是媳妇哇?”,母亲告诉她,“这是俺的二儿媳妇啊”。老太太竖起大拇指,赞叹地说:“哎呦!这样的好媳妇真是少有噢!”这是我从母亲的口里听说的。

我与老伴生养了四个儿子,就是没有闺女。有人说,“姑娘才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媳与闺女就是不一样”。我却不以为然,觉得此话说得有些偏颇。也有人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这话说得有道理,在我家就是这样。我的老伴秀兰常年有病,经常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儿媳们都是争着到医院去守护。我说你们妯娌四个,不能争,也不能抢,还得按编排的值日来守护。老伴也常说,咱不是夸自己,咱家的媳妇倒比有个闺女好呢!

去年秋天,我犯了腰痛起不来床,大儿媳立即买来了“龙头拐杖”,二儿媳蒸了大包子送来,三儿媳买了膏药给我贴到腰上,小儿媳从张店打来电话问寒问暖。

每逢我们老两个的生日这天,儿子儿媳们都设宴祝寿。孙子阳阳已是香港大学的学生,他远涉重洋去美国学习交流,也从异国他乡打来电话,“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一次过春节,大儿子与儿媳还回到故里,将我的堂叔兄弟23人请到饭店里招待大家,并且拍照留念,受到家乡老人们的称赞。

我们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吃得甜,睡得香,天天都有个好心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