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的人品和家风,首先应该说的是我的父亲,他是我们家的当家人,又是培植好家风和人品的主角。他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生人,享年91岁。他一生勤俭持家、主持公道、深明正义,所以在当时当地是寿龄和声誉较高之人。 尊崇孔孟之道 紧跟时代步伐 我父亲并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凭三年的私塾老底,却能对孔孟之道的精句熟记于心、背诵如流,动不动就之乎者也一番。他有一本四书编篹新解,如获珍宝,爱不释手。他经常讲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等名言警句。他虽然尊崇孔孟之道,但他的思想又不固守陈旧,并能做到我们现在讲的与时俱进。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带头剪掉辫子,动员妇女放脚、搬神像、驱菩萨,还自备油灯、自购课本,自任教师,建立平民夜校,教村民识字。在三十年代,他又读鲁迅的作品,如《狂人日记》、《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等,并教育我们,为人要争口气,不做奴才。他经常揣摩什么是真理,他说,人活着就是为真理而斗争,真理就是对大众有利的公理,所以他后来就比较容易的接受革命道理了。 严格的家教 义务的社教 我的父亲很注重言传身教。他一生不吃烟,不喝酒,不赌博,既有严格的家规,也有晓之以理的说教。在我家的场院屋里设一戒室,无论谁犯下大错,都得戒尺自责。 他不仅关注自己的家庭,也很关心村中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他曾为乡里免费说过大鼓书,捐钱买过锣鼓、唱过京戏,还为村中儿童买过篮球、排球等,引导他们远离迷信活动和赌博。冬天,我家生上火炉,父亲邀左邻右舍的老人们围拢在一起谈天说地,但不允许他们议论别人家的短长,拨弄是非,他对此还专门写了副“言己过乃正人君子,论人非则无聊小人”的对联挂于墙上,以作警示。 全家皆兵 革命人家 我父亲早年参加过抗日民兵组织,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还教育我们不做亡国奴,要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由于父亲的影响,我们全家都先后加入了革命队伍。我姐姐于1942年参加地下工作,随后加入了党组织;我、哥哥、妹妹也于1945年后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入党;1948年,父亲去国营农场任会计,母亲在村里任妇救会长,至此,全家先后加入革命队伍,成了全村唯一的革命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