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城工作多年,许多事让我终生难忘。因为这些事在我做好领导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略举二、三事如下: 校长拒礼 我刚参加工作,在武城一中当教员。一天到校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正赶上校长送一位为孩子上学之事带着两瓶酒来的家长。只见校长硬把酒塞到家长手里,让他拿走,家长执意留下。校长说:“如果你不拿走,我就把它摔了。”家长拗不过,只好拎着酒走了。事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较真。校长说:“此酒不能收,如果收了,事办成,他会说,孩子上学是送礼的结果。如果办不成,他会说,白给校长送礼。横竖没好。学校是国家的,孩子上学是他的权力,咱不能剥夺人家的权利,谋一己之私利。”他的话我牢记在心里,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拒绝收礼,不以权谋私。 换位思考 武城县祝官屯乡没撤之前,有一位民政助理很会办事。一天有位熟人因孩子结婚但登记年龄不到,求他帮忙。助理说:“你不要登记了,直接结婚就行。”那人说:“那样不是违法吗?”助理说:“你一个老百姓都怕违法,我大小也是个干部,我就不怕违法吗?你觉得让我违法挨处分好吗?”那人口服心服的说:“是这么个理儿。本来是好事,咱就好事好办,等二年孩子够年龄再说吧。”助理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说服对方,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说服了不少找我办不该办的事的人。 不怕群众 我在甲马营乡当书记和在县委办公室当主任期间,对信访工作比较重视和感兴趣。我认为信访是培养自己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好机会,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十几年中,我处理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曾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我的体会是:要善待和相信上访者,不要怕群众。记得1984年冬初的一个早晨。我刚起床,党委秘书急乎乎地跑来说:“王书记,快躲躲吧,ⅩⅩ村一帮老头上访来了。”我一听说:“好,我正想听听他村里到底有啥事呢?你打开办公室,烧上水,再拿两盒烟。”一会儿,几个老同志来了,我把他们迎到办公室里,沏上水,递上烟。他们带着气来,气氛紧张,急于说事。我反复说:“不急不急,先喝口水,暖和暖和,喘口气再说。”一支烟抽光,他们的气已经消了八成,气氛缓和了。一个老同志说:“本不该来麻烦你,实在是他们(指村干部)办的事太离谱了。”我说:“大冷的天,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了村里的事儿大伙往这里跑,辛苦了。直接捎个信我去就行。我今天正好有时间,咱们一块吃饭,我跟你们去村里行不?”一听这话,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那还有啥说的,我们先回去,你吃完饭去就行。”说完就走了。事后,我和秘书到村里召开了干群见面会,双方交换了意见,矛盾很快解决了。实践告诉我:当干部不要怕群众、躲群众。矛盾只有正视,不能回避,相信群众是通情达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