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老了,该如何对待“回归心理”?

2012-4-12 15:4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88| 评论: 0|原作者: 曾礼|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也许我们会在某些闲暇的时间或某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回顾那曾经的岁月。苦辣辛酸、情断情牵,点点滴滴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也许在某些人心中,这些珍 ...

   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也许我们会在某些闲暇的时间或某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回顾那曾经的岁月。苦辣辛酸、情断情牵,点点滴滴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也许在某些人心中,这些珍藏在记忆中的老照片永远不会褪色。

就像一位英国心理学家所说:“怀旧是人的本性,向往是人的本能。”我们都会怀念一首老歌、追忆记忆中的某些人,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有的人却极度迷恋过去,认为过去比现在要美好,喜欢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之中,不肯回到或面对现实,以致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心理。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但沉浸过去会带来什么?

心理状况一:失落

“小孙子,当年爷爷可威风了,面对敌人的机枪大炮。我冲过去几枪就放倒了几个敌人,还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还有一次......”“爷爷,你都讲了几十遍了,我都背得下来了!”小孙子捂住两耳强烈“抗议”。

家住济南的老李如今是孤身一人,孩子们工作又忙碌,所以在家照看小孙子的老李没事就给小孙子讲他的“当年勇”。刚开始,小孙子还对爷爷讲的战争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可后来就乏味了。面对小孙子多次“抗议”,老李有点失落。但只要见到小孙子,他又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心理状况二:厌世

“现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人了,想当年,日子虽苦但大家很团结,人们也没有私心。那时候的人多么正直啊,哪像现在的人尔虞我诈!”家住临沂的老张看到电视上一些丑恶现象就深恶痛绝的抱怨起来。“现在许多年轻人奇装异服,做的事情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社会风气怎么这样了呢?过去虽然苦,但也比现在好!”说罢老张又翻起以前的老照片看了起来。听老张的儿子说,老爷子现在拒绝新事物,总是拿着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事情,我们劝他想开,他还对我们发脾气。

心理状况三:轻生

济宁的张大姐整日以泪洗面,因为她的老伴前不久刚刚去世。面对这个打击,张大姐无法接受现实,总是一个人在家里自言自语。有人来看她,他每句话都带着老伴的名字,回忆着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孩子们体会母亲的心情,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几个月过去了,母亲依旧茶饭不思,甚至说出轻生的话来。令人十分担忧。

             沉浸在过去,“回归心理”在作怪

心理医生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大,人的机体逐步老化,大脑的思维实力也降低,而远期记忆力却增强,对积存在大脑中的旧事难以忘怀,常通过滔滔不绝地诉说旧事来夸耀自己,或“人去楼空”念叨不绝,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一旦在这方面受到抑制或阻挡,就会焦躁不安、易怒、忧虑、忧郁、随意指责,沉湎于旧事中不能自拔,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回归心理”。

一般来说,老年人容易诱发“回归心理”主要因为三种改变。第一是身体状况的改变。人老了机体组织出现退化,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各种疾病的到来让很多老年人只能躺在病床上。这时候,老年人总是禁不住回忆过去的事情,会产生一种今非昔比的失落和惆怅,心理脆弱的老年人有时会经不起这种落差感而导致很多恶果。

第二是家庭环境的改变。以前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和“经济基础”。如今孩子们长大了,自己也退休了。势必让他们产生一种“父权地位的缺失”之感,总感觉自己不如以前那么“被需要”了。再加上大部分孩子不在身边,空巢的孤独与寂寞更让他们怀念过去的热闹。而失去家人便是引发“回归心理”的一种极端表现。

第三是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的进步虽然曲折,但总是在向前发展,很多人不幸成为曲折时期的那一代,但如今还是一直耿耿于怀,紧盯着历史的错误不放,无法正常过现在的生活。还有一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以“老了,不中用了”为理由开脱自己,久而久之自己在现实中产生的自卑心理只能在回忆中寻找自信。

回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它常使老年人陷入一种消极的心态。不仅对老年人自身不利,有时候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常用“老黄历”,不能令子女信服。过去常有人把老人叫做“老小孩”,这不是褒贬,而是对老年人“回归心理”的特征和行为表现的准确定位。

                变“回归心理”为积极情绪

谁没有过去呢?当过去的一切都成为历史,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放在当下。但老了总是忍不住回忆,那可如何是好?心理专家说了,要做到回忆积极信息、培养新的乐趣和进行集体调理。说来凑巧,编辑部遇到的这几个例子正合此题。

前不久来编辑部来了一位名叫魏精华的“家”人来做客。她来到之后就说起老伴去世之后她痛苦的心境,我们都以为魏老师像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逢人就要诉苦水,但魏老师没有这样,话里话外都是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恩。她还拿出一本厚厚的纸稿,说自己试着把影响自己的一生的人和事情都用笔写了出来,她说这是激励她重新生活的精神武器,也是教育后人的宝贵财富。魏老师颇有成就感的对我们说:“我的一生都在这里呢!”。这位七旬的老人,也经常回忆,但她只留美好,忘记哀愁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她对生活的积极。

还有跟我们电话联系过的“家”人李绪后,他曾经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拥有很多战争回忆。他老人家离休后就练起了书法,多年来,先后获得书法大赛金银铜多项大奖,还被山东省老年书法研究会授予“山东省老年书法家”称号。李老师说:“打仗时咱勇敢上阵,不打仗时咱在书法里也有‘战场’。”这位八旬的老人,用一种热情主动的心态去拥抱现实,用有了自己的乐趣,收获了晚年生活中一份别样的精彩。

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多少美好的回忆,甚至自己也缺乏勇气和毅力去学什么,那么,您就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这个集体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体的。就拿我们来举例。虚拟的有“老干部之家网站”和“山东兵网站”。在这里,天南海北的“家”人朋友齐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博客或者论坛,写心情、诉情义,说是虚拟,其实背后可有着无数现实中的“家”人关心关怀你。当然,您要先过了“会上网”这一关才可以。实体的有老干部之家摄影协会,那帮平均年龄65岁的“年轻人”,他们聚在一起,背上相机,近处可上公园,远处可登山,让大自然的气息给老人的生命涂抹新的绿色,用一张张颇具水准的照片,回忆一起走过的快乐和感动。还有老干部之家诗词协会,他们把生活的感悟都融在了诗词里,你吟诗我作词,大家在诗海里切磋交流,夕阳生活精彩无比。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