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镜头里的世界

2015-3-20 17:45|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45202| 评论: 0

摘要: 摄影教员小李出示了一帧照片,照片里,有一只艳红的小甲虫,爬在一片翠绿的大叶子上。 小李嘱我们说出照片的特色。四名学员,七嘴八舌地指出:构图和谐、颜色热闹、镜头有层次感、动与静协调得很好,等等。 “啊,有 ...

       摄影教员小李出示了一帧照片,照片里,有一只艳红的小甲虫,爬在一片翠绿的大叶子上。

小李嘱我们说出照片的特色。四名学员,七嘴八舌地指出:构图和谐、颜色热闹、镜头有层次感、动与静协调得很好,等等。

“啊,有个瑕疵,你们都没有发现。”小李说:“瞧,叶子右上角,有个虫蛀的小洞;而这在摄影学上,是不完美的”。有学员指出:“可以在电脑上把它去除呀!”小李摇头应道:“摄影,讲求的是真实的感觉,当快门按下去的那一刹那,镜头便如实地记载了你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每一帧照片,都反映着不同的心情,即使是最细微的感受,也细腻地记载在镜头里。因此,没有任何一帧照片是相同的,就算同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对准同一个场景,也不相同;而摄影魅力也正在于此。一旦你动用科技来修改,立刻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真实感。”

摄影和写作,是有许多共通处的。普通人看山是山、看海是海,然而,在摄影师眼里,山不是山;海也不是海。他看到的是山背后那无垠的深邃、海背后那浩瀚的辽阔。唯有拍出山那像智者般的智慧、拍出海那像仁者般的包容,作品才算是有了生命力。

小李口中所谓的“感情和感受”,明确地说,指的应该是“内涵和思想”吧?而这,又和个人内在的修养、眼光、审美的品位息息相关。

小李通过分析,灵活地把摄影的理论灌输给学员。接着,他向学员出示了另一组黑白照片,坦白说,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彩色照片的,爱那亮丽的缤纷;黑白照片,总给我一种沧桑的陈旧感。对此,小李深思熟虑地说道:“拍黑白照片,是对摄影的一大挑战。要在黑白照片里呈现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感,难度比彩色照片高得多,而黑白照片里蕴藏着的那种含蓄的韵味,能让人有无穷回味。”顿了顿,又说:“打个比方,彩色照片就如同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而黑白照片呢,就宛如朴实无华的小乡村;前者是大锣大鼓的喧闹,后者呢,却是小桥流水的恬静。彩色的美,是外露的,很易讨好;黑白的美,却是内敛的,很耐咀嚼。”

小李说的,其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道理。只是,我们究竟得走多长的人生道路,才能领悟到这个表面浅显实则深奥的道理呢?还有,我们必须经历多少的挫折与沧桑,才能达到这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呢?

理论课上过之后,我们上实践课。

在植物园里,小李说:“不要急着寻找拍摄的目标,先放松自己,熟悉四周的环境,尽情感受、慢慢思考、静静沉淀;等心情澄澈如水时,才一点一点地释放你的想象力。记得呵,丰富的想象力,能把相机的镜头扩展到无止无尽!”

在进行自由拍摄时,小李见学员都奔向怒放的花卉,忍不住笑道:“喂喂喂,你们不必刻意拍摄众人公认的大美,应该自行发掘隐匿的小美。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一根不惹目的芦苇,都能在有心人的镜头里展现无限妩媚的风情呢!”

有心人的镜头,哎,有心人的镜头。喜欢这句话。就算想象力长了翅膀,可是,如果缺少了心灵的感应,照片所呈现的,也只是一种浮夸的美吧?

学的是摄影,但是,学到的,却又远超于摄影。学习的心情,美丽得超乎想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