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颗紧贴农民的心,用一双扎根田地的脚,用一个实用科技装备的脑,用一双放眼世界的眼,矢志不渝,成为开启山区农民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赵亚夫,让我分明看到了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漫步在田间地头。 “牛气”——勇争一流、拒绝平庸。牛,智慧内敛,不张扬、不浮躁,却负重奋进、义无反顾。1982年,赵亚夫同志赴日研修,看到爱知县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感受到“山泉水”与“黄泥水”的差距,震撼之余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我们农业发展的面貌,他如海绵吸水般的学习农业技术,特别是经营管理、理念技术,并通过13箱农科书、20棵草莓苗,开启了我市丘陵山区高效农业发展的道路。赵亚夫的事迹告诉我们,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定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学习赵亚夫,就要学习这种正视问题、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主动把责任挑在肩,勇争一流、拒绝平庸,永远保持先进性。 “孺子牛”——朴实无华、辛勤耕耘。牛,一心耕作,心无旁鹜,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赵亚夫追的梦,总是跟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看到农民有退缩情绪,他给农民打包票,亏了他来赔,让群众无顾虑;看到一部分农民富起来,村集体和贫困户却不能富,他探索建立戴庄村有机农业合作社,村集体带着农民联合起来找市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密切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出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学习赵亚夫,就是要真正的搞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不断地改造提升自己,丰富群众工作的方法,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视群众为亲人,为群众谋利益。 “老黄牛”——忠诚事业、奋斗不止。牛,一生勤勉、无私奉献。赵亚夫,不求名、不求利,古稀之年仍奋斗在为民服务的事业中,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不等扬鞭自奋蹄”,对工作始终如一,决不懈怠,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把每一件事业做到位、每一件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