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六旬老人骑行“新丝路”

2015-1-7 16:37|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045| 评论: 1

摘要: 今年65岁的罗维孝是雅安电力公司退休工人、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会员。罗维孝曾当过兵,因身体不好提前退休。他从小有一个愿望:沿川藏公路走到拉萨,走最想走的路,看最想看的景。2005年,他和老年冬泳爱好 ...

    今年65岁的罗维孝是雅安电力公司退休工人、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会员。罗维孝曾当过兵,因身体不好提前退休。他从小有一个愿望:沿川藏公路走到拉萨,走最想走的路,看最想看的景。2005年,他和老年冬泳爱好者梁辉等6人相约:骑车上“世界屋脊”!从522日出发,722日回到出发地雅安,总行程5300公里,历时62天,他用自行车轮在青藏高原划出了一个万里圆弧。

  骑行路上,罗维孝做了大量的笔记。“我和梁辉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登上了唐古拉山口——这里是‘世界屋脊’的脊梁,是离云彩和天堂最近的地方。我们能站在最高点上,验证了我们顽强的意志和精神,我们是勇敢的人,是意志坚强的人。”这是200573日的日记。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川藏线、青藏线,感受青藏高原那纯洁而又气势磅礴的美,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六易其稿,写作出版《问道天路——骑行青藏高原六十二天》一书。该书已多次再版,成为骑游爱好者骑行青藏高原的“骑游宝典”。

  罗维孝一发而不可收,用自行车骑遍31个省、市、自治区,后来还骑行了四条进藏公路。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人们在关注受灾群众的同时,也在关注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熊猫。

  “再不出门就老了!我要当大熊猫文化使者,向世界传播大熊猫文化!”2013年底,罗维孝突发奇想:沿古老的丝绸之路骑车出国门,远行到法国。

  罗维孝有他的理由。18695月,法国生物学家、传教士阿尔芒·戴维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夹金山麓发现了大熊猫,并把这一珍稀物种介绍给了世界。1964年,中法建交,中国送给法国的“国礼”大熊猫,就来自阿尔芒·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地方雅安市宝兴县。2006712日,以夹金山为标志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骑行法国,一是向世人展示雅安人在灾难中奋起的精神,二是向世人报告在有着良好生态的雅安,大熊猫生活得依然幸福。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它是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古代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其交通交流规模跨越了亚欧大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老罗要骑车到法国,简直是疯了!”对朋友的劝阻,他一笑了之。对亲人的反对,他说:“反对有理,但反对无效。”在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他先后取得法国和途经国的签证。

  2014317日,罗维孝从雅安出发,来到离雅安市区130多公里的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当晚,罗维孝破例住进邓池沟天主教堂,“当年,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发现了大熊猫,从此把他的家乡艾斯佩莱特市和雅安两地联系在了一起。我要追寻先贤足迹,回访戴维故里。”

  318日上午,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在这里为罗维孝举行“万里骑行法兰西壮行仪式”。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罗维孝踏上了漫漫征程。罗维孝随身携带自制的旗子,沿途加盖邮戳,他要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他骑行的线路和时间。

  从宝兴县到艾斯佩莱特市,两地相隔15000公里,要穿越欧亚大陆,途经好几个国家,这对于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不仅要挑战自己的体力和毅力,还要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难题。但他独自一人骑行,途经国内四川、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行程4000多公里,于2014430日跨过国门,进入哈萨克斯坦,后经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630日进入法国。虽然语言不通,但罗维孝自有办法,他每到一个城市,找邮局盖邮戳、找饭馆吃饭、找旅馆住宿,使用的全部是肢体语言。

  途中,罗维孝还多次遇险,两腿和两臂伤痕累累;他的坐骑先后换了5个外胎、3个内胎;他还曾遭遇抢匪,靠着机智和灵活,摆脱了抢匪;他多次迷路,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差点被送进收容所;他体力不支,摔倒在路上,被好心人扶起来;自行车坏了,他正一筹莫展,一位英国骑友主动帮他修理。

    最让罗维孝感动的是海外华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他的自行车坏了,当地华人华侨知道后,全城大搜索,为他送来了零配件。在俄罗斯走错了路,华侨开车为他引路。走到波兰,罗维孝意外地发现一家川菜馆,他走进去饱餐了一顿,饭馆老板是中国人,非常感动,主动给他提供了一张骑行示意图,并在上面特意标明沿途中餐馆位置。抵达法国斯特拉斯堡,已是深夜,他寻遍城市,找不到旅馆,情急之下,他根据进入法国时收到的提示短信,拨通了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馆的求助电话,不到一个小时,总领事馆工作人员找到他并把他安顿下来。法国公路密如蛛网,为了怕他迷路,阿尔萨斯华人联谊会副会长边杉树的女儿为他连夜赶制了厚厚一本详细路线图。《光明日报》驻巴黎记者梁晓华为他送去换洗的衣服,听他的嗓音有些嘶哑,为他送去感冒药,还用手机为他骑行导航……

  这一切,令罗维孝感动不已。他说:“如果没有沿途海外华人和中国使馆的帮助,没有喜爱大熊猫的各国民众支持,我简直寸步难行!”

  71日,罗维孝进入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中国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馆总领事张国斌为他举行座谈会,“一个60多岁的人,在不懂外语、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穿越不同语种的国家,令人敬重和敬佩,非常了不起!”参加座谈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对他的壮举表示敬佩和赞赏。

  随后,罗维孝横穿法国,710日抵达戴维神父的故乡,法国西南部巴斯克地区的艾斯佩莱特。这座美丽的山城沸腾起来了。民众自发地欢迎东方客人的到来。在艾斯佩莱特前市长戴海杜先生陪同下,罗维孝推着挂有大熊猫照片的自行车来到戴维神父的故居并登楼参观,街道上的民众和游人向他欢呼,当地合唱团唱起了巴斯克民间欢迎贵宾的民歌。

  当地巴斯克语媒体都报道了相关新闻。罗维孝成了名人,人们遇见他就竖起大拇指,纷纷与他合影、握手、拥抱。巧合的是,罗维孝在骑行的路上,得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让他兴奋不已。

  11日上午,艾斯佩莱特所属地区首府巴约纳市政府官员沙堡女士与当地教育、体育界人士在市政厅为罗维孝举行欢迎仪式,授予他为艾斯佩莱特荣誉市民。沙堡女士在罗维孝随身携带的旗子和《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六十二天》一书上分别加盖市政府印章。

  15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为罗维孝举行活动,罗维孝将随身携带并加盖沿途邮戳的旗子赠送给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罗维孝骑行法国的壮举,引起关注,新华社、中新社先后多次向全球播发通稿。

  回国后,罗维孝透露下一个目标是写一本骑游“新丝路”的书。“燃烧自己的骨油,放飞心中的梦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走一段我想走的路,看一路我想看的景,圆一个我想圆的梦。”

  笔者了解到,罗维孝开始骑行以来,在9年时间里,坚持“公益骑行”、“感恩骑行”,没有接受过任何赞助和资助,用的全是自家的积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牟平燕子 2015-2-5 18:10
精神可佳。值得借鉴。给点赞。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