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在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里采访了原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智。但见这位清瘦的老人,精神矍铄,镜片后炯炯的眼神透着一股睿智与英气,敏捷的反应、清晰的思路,中气十足的儒雅谈吐,真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位老人已经93岁了。 徐智,1921年生,1990年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离休。离休后长期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呵护下一代,在他的身上充分展现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2010年,他受到中央文明办、中国关工委的联合表彰,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 (1) 徐老爱学习,爱动脑筋。正如他所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当我回首一生,我没有什么遗憾。”所有与徐老相识的人都知道他酷爱学习,他每天看报读书,还上网浏览新闻,与别人交流。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徐老都会认真阅读,领会精神。多少年来,组织生活他从不缺席,组织活动积极参加,遇上专题学习讨论,他总会带头发言,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分析条理清晰,他的发言常常被要求复印人手一份。许多听过他发言的人都感叹这位老前辈知识渊博、境界高远、见解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充满时代气息,走在时代前列。他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徐老由于年龄大、身体条件等因素,按照要求不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但是他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环节。在谈到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徐老一口气背诵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徐老说:“我们要把这24个字融化到生活中,要自然而然地去关注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国就没有家,国不强家不富。对待工作要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2) 徐老离休后,倾情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深知,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今一代青少年将是促成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力量。1990年徐老担任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持关工委日常工作,第一件事,他创建了“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利用老同志的威望,会合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全市科技创新大赛;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科技课题实践活动;奖励全市中小学教师科技创新;编印《娃娃与科技》免费赠送给各中小学,宣传交流科普知识。经过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南京市的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大提升,每年都有青少年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获奖。如在农村青少年中开展“学科学,奔小康”的活动中,建立了“政治科技学校”,至2010年底达500余所。在城区、街道、社区建立的科技活动中心、活动基地、科技小阵地,星罗棋布。在浦口区建立的行知基地被国家关工委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外社会活动示范基地。 徐老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他说:“党的事业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们老一代人的责任。”他不辞辛苦,不计名利,不遗余力,深入到学校、工厂、农村召开座谈会,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提高演讲和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他关注家庭教育工作,多次强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积极支持全市建立各类家长学校,每年组织评选先进家长学校和优秀家长。为了加强家庭道德培育课题研究,他和家庭报社创办了《家教周报》,每年发行10万余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家庭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他愿做园丁勤浇灌,用心血和汗水精心呵护下一代,无私奉献着他真挚深沉的爱、宽广博大的爱。 2008年,徐智转任南京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他仍然经常亲临关工委,关心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在一批批老同志的不懈努力和关心下,南京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5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3)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有着75年党龄的徐老把明朝洪应明《菜根谭》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一直铭记在心,实践于行,时时在党忧党,处处亲民为民。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弱势群体,向社会献爱心是徐老经常参与的一项活动。多年来,除了积极主动参加市级机关开展的“献爱心送温暖”、“慈善一日捐温暖千万家”、“融入基层永葆先进”等慈善活动外,1998年洪水灾害、湖南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主动询问,并交上自己的特殊党费。近几年,他共资助3.2万元,帮助贫困学生王建超(六合区高级中学)和陶晶(南京梅园中学)渡过难关,完成高中学业,一位同学考取大学,另一位同学参加了解放军。同时,他还资助一名盱眙县农村女孩,这位女孩考取了南京旅游学校。徐老不仅在资金方面帮助他们,还在来往信件中,给他们谈人生价值观,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多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多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每当省、市开展表彰先进个人活动时,市人大老干部党支部都会提名徐智同志,因徐智同志曾担任过的领导职务较高,不纳入参评范围,工作人员为此感到非常遗憾。他知道后对工作人员说:“不要宣传我个人,我入党时宣过誓,坚决执行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坚持党的信念,做一名普通党员,我做的任何事情,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党和人民。” 这就是徐智,一位忠心耿耿的老党员,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看作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本分,都自觉自愿、自然而然地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真正做到了“竹不留声,雁不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