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八路军在山西省阳城县成立了“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是李敏之。我伯父郭洪勋从干校受训回来,担任了第四区北燕村村长。这使7户人家的小山庄沸腾了起来。邻居们都来看望、祝贺,我家三间堂屋里外都挤满了人。 伯父站在方桌边,笑着回答乡亲们提的问题。他说:“我在学校得了件好东西,这是件难得的珍宝。”人们顿时静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贴心口处的衣袋里,掏出来一面小镜子。伯父把镜子背面转过来说:“瞧瞧,这里头是毛主席的像。”人们一下子轰动了,齐声喊:“快让我看看!”几十只粗大的手,一下子伸向伯父。我人小钻得快,一下就把镜子抢到手,自己先看个够,再依次给每个人看了一遍。 70多岁的冯克俭老爷爷出生在清代,从春到秋给庄邻放牛,说话总带点旧时代的气息,他双手把镜子捧在胸前,盯着毛主席画像说:“总算轮到好人坐天下了。”他转向伯父又说:“你当上咱村的父母官,可要当个清官,给穷人办好事。”冯爷爷把毛主席像还给了我母亲。母亲恭恭敬敬把毛主席像摆在中堂大几上。 我父亲郭洪安是老中医,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给人看完病就夸耀我家有张毛主席像。这是当时我们村的第一张毛主席像,许多病人看完病都要到大几前看看。 白涧村会画画的油漆匠梁培贤来到我家,照着画像画了一张大的毛主席像,让人们看得更清楚些。父亲说:“只画一张怎行?谁都想要,你改行吧。”此后找他画像的人越来越多,他就真的专门画起毛主席像了。不久,全村家家都挂上了他画的毛主席像。 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太岳新华书店总店同太岳行署进驻阳城县,石印出版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大型画像,大家这才以新代旧,梁培贤也才又干起老本行油漆活了。 1949年3月,我参加了南下干部长江支队第六大队,把伯父给的那张毛主席画像和太岳新华书店印的毛主席画像、朱总司令画像都带到福建省直机关,还做了镜框装起来挂在家中。虽然它们比不上后来印的彩色的好,但它们仍激励我冲锋在前,克服困难去完成工作任务。1942年5月,我站在我家第一张毛主席像前宣誓,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我为家庭团聚调回河南洛阳市工作,又把这几张领袖画像带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