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利
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影视剧和舞台剧《红高粱》目前已有多种版本:电影版《红高粱》、电视剧版《红高粱》、舞剧《红高粱》和茂腔《红高粱》等 。据说还有其他版本的舞台剧《红高粱》正在酝酿排练中。令我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是,上述4个版本的《红高粱》,自己与其中的三个版本有着很深的缘分。 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与电影《红高粱》的缘分。在当时县里专门负责配合电影《红高粱》剧组开展有关事务性工作的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尚希魁的安排下,自己有幸随剧组到拍摄现场和下榻的宾馆进行了多次采访,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深入剧组的那些日子里,我有幸采访了张艺谋、巩俐、姜文、顾长卫、计春华及其他有关剧组人员,还受张艺谋之邀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得到了张艺谋的签名和题字,并受其委托为他办理了有关事情。巩俐、姜文、顾长卫、计春华等剧组人员也都给我签名留念。在整个拍摄期间,再没有其他任何人参与其中的采访活动,使我成为唯一一位赴剧组采访的土记者。当时我撰写的拍摄花絮和后来撰写的《电影红高粱采访记》先后在国内十几家报刊发表。 电视剧版《红高粱》由于剧组采取封闭式拍摄,不邀请也不准许与剧组没有工作关系的任何部门单位的人员进入现场,我就没能得以像上次那样参与其中。但在有关人员的支持帮助下,我能够得以在剧组于2013年9月15日入驻高密凤凰宾馆后,独自一人去进行了拍照,拍摄了剧组到达后的一些照片。9月17日在莫言老家的高粱地里举行开机仪式时,我能够受莫言研究会的委托,与市里有关人员和我市影像家协会主席一起,进入现场拍摄了一些照片。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连闯警方把持的3道关卡进入现场的人员之一。另外,我还得以在凤凰宾馆剧组驻处有幸采访了剧组的冯副导演和副导助理,了解了其中的有关情况并拍摄了有关照片。尽管了解和拍到的东西不多(若干事情人家守口如瓶并不让拍照),但可能也是电视剧《红高粱》在高密拍摄期间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为数极少的人员之一了。 还有与茂腔《红高粱》的缘分,同样让我感到荣幸和自豪。茂腔是高密的一种地方戏曲。它以其纯朴的民俗色彩,独特的演唱技巧,神奇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山东半岛一带广为传唱,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高密茂腔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10月中旬莫言回家乡参加中国(高密)第五届红高粱文化节期间,专门安排时间观看了茂腔《红高粱》的首场演出。他对编导人员把《红高粱》小说改编成一出形象生动,情节感人,散发着浓郁高密传统文化气息的大型茂腔现代戏表示感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笔者受演出单位市艺术剧院负责人之邀,得以在正式演出之前几次观看了响排和彩排,并得到了该剧的剧本和导演阐述,以更好的了解剧情,撰写了有关稿件。正式公演的10月10日晚上,我有幸作为首批观众与回乡前来观看演出的莫言及文化部、山东省和潍坊市的有关领导、专家及兄弟县市区的有关人员一同观看了演出。 从原著小说到电影,从电影到舞剧,再到茂腔戏和电视剧,《红高粱》在几十年来经历了多种版本的改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密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版本的舞台剧《红高粱》继续上演,创造出一个个更加红火的《红高粱》文化传奇!让更多的人了解《红高粱》,了解高密,了解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