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因为全家都爱吃黄瓜,所以张女士每次买菜时都会买几根,或炒或凉拌或生吃。长期以来,张女士就认准那些瓜皮翠绿、顶带黄花的漂亮黄瓜买,她觉得这样的黄瓜一定比花谢了的更新鲜、更脆嫩。最近,张女士买菜时,路过一个菜农的小摊,菜农卖的是自己种的黄瓜。看着那些样子不怎么好看的黄瓜,张女士说:“你的黄瓜不如别人的新鲜,花早就谢了吧!”面对张女士的不屑,菜农告诉她:“瓜熟蒂落是自然规律,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抹了药才会那么好看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张女士听之,心里一惊:难道我家长期吃的黄瓜都是抹药黄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呢? 要了解黄瓜顶花带刺是否更鲜嫩、是否使用了药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首先需要了解黄瓜的生长特性。 自然生长产量低 黄瓜的花通常为单性(雌雄异花),雌雄同株。根据品种不同,黄瓜长至数厘米至70厘米不等,嫩果颜色由乳白至深绿,果面光滑或有白、褐、黑色的瘤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确实喜欢密刺的黄瓜,只有少数地方喜欢光滑型的黄瓜,如胶东半岛、江苏新沂、唐山等地。 如上所述,黄瓜是雌雄异花,如果依靠天然传粉受精,难免发生传粉失败的情况。特别是反季栽培黄瓜,在温室中缺乏传粉昆虫,传粉失败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导致落花落果,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黄瓜生长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顶花只是增产“副产品” 在自然情况下,雌花的受精就像是一个开关,一旦打开,植物接收到这个信号,果实就开始生长,花则开始凋谢。使用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像是人为地启动了这个开关,让没有受精的果实开始发育,同时也延缓了花的凋谢。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花朵还没开放,果实已经发育;另一方面,果实生长时间缩短,成熟更快,花就凋谢的更晚了。加上黄瓜由产地运输到消费市场需要时间,通常在七八成熟的情况下就被采摘下来,上市时容易以顶着花的状态出现。 因此,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质量,让更多的花结果,使黄瓜长得更大,并非是为了保留花朵“装嫩”。而黄瓜有没有刺是品种的原因,并不是药物等因素造成的。 顶花不一定鲜嫩 顶花不是判断黄瓜新鲜与否的唯一标准。硬度好,色泽鲜亮,不失水分,不皱缩等,也是判断黄瓜新鲜的标志。 一般地说,选择黄瓜的标准为:果形以笔直不弯曲、中部不细、下部不粗的为好;果实中部小刺的尖端是黑色的称黑刺,白色的称白刺(品质好);随着熟度的增加,果皮枯萎,籽多,影响食用,所以嫩时采摘为好。 顶花黄瓜对人体基本无害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是很低的。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活性很高的物质,在低浓度下就可以起到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作用。实验证明,在推荐用法用量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和土壤里的残留量都很少,消费者通过食用黄瓜摄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量是很小的,原则上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有另一个特点:如果在黄瓜上加大了使用量,不但不能使效果更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出现弯瓜、大肚瓜,口感变差,严重的甚至会使整株植物死亡。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通常不会超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