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建党90周年 征文 查看内容

在我入党的日子里

2011-12-9 19:1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185| 评论: 0|原作者: 范蒲

摘要: 我是辽宁海城人,于1948年2月参加革命的,时年20岁。1950年2月入党,那时我在新华书店辽东分店(以下简称省店)当视导员。省店派我负责柳河、靖宇、抚松、长白四县(当时为辽东省所辖,1954年划归吉林省)书店的接收 ...

我是辽宁海城人,于19482月参加革命的,时年20岁。19502月入党,那时我在新华书店辽东分店(以下简称省店)当视导员。省店派我负责柳河、靖宇、抚松、长白四县(当时为辽东省所辖,1954年划归吉林省)书店的接收工作。解放初期,许多县的书店大都是在地方党委领导下,由地方出资兴办起来的。这些书店分散经营,人员不多,规模很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展党的出版发行事业,进一步做好书店工作,1950年初,省店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关于统一东北地区国营书店的指示精神,决定对辽东全省书店实行统筹统支,统一管理。统一县店的工作,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二月上旬的一天,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四县的征程。第一站,乘火车到了柳河县,到县店后,先和经理接头,通过交谈,了解情况。该店的三名工作人员,经理是县文化馆馆长徐英山兼任的,书店坐落在县城解放大街,有两间门市房,图书品种不多,负责课本发行兼营文具,年销售额为一亿多元(东北币),它的前身是大众书店,始建于19485月,店堂里一半卖中药,另一半卖图书杂志,书店归县委宣传部领导。

在县店领导配合下,去县委宣传部联系请示交接事宜,该县很快接受了统一管理的办法。我们立即清点了存书和货架等备品,弄清了家底,办理了交接手续。仅用三天时间,柳河县店的交接工作就顺利完成了。接收后,省店派韩凤鸣任柳河支店第一任经理。

二月中旬,我离开柳河,路经朝阳镇,来到靖宇县。县城不大,只有一条街,县书店就在街的中心,有两间门市和一间办公室,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人叫董顺禄。在靖宇交接中遇到了难题。因为上级有决定,该县虽原则上同意交省统一管理,但要抽回书店人员,房子也要另做他用,致使交接工作无法进行,于是我便将此情况和有关问题报告给省店。省店经理杨新吾同志接到报告后,于1950221向靖宇县委写信,请他们不要抽调书店人员,并帮助解决房子问题。同时也给我写了回信,在信中说明了省店已经采取的措施和要我注意的事项外,最后郑重通知我:“党委已于26批准你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候补党员了,我祝贺你入党,希望你好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共产党员的修养》,更加奋勉为党工作,要做个好党员!”看到这个通知,一股暖流通遍我的全身,心里热呼呼的,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激动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六十一年了,这封宝贵的信件,至今我还珍藏着!

接到省店指示后,再次同县委联系,详细说明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党的图书出版发行事业,也能更好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最终他们同意了不抽县书店的人员,房子也暂不动。使靖宇县书店的交接工作得以解决。清点了存书和设备,办理了交接手续,该店交接后仍由董顺禄同志负责。此时已到农历春节,这年的春节,我是在靖宇县和县店同志一起过的。

下一站该轮到抚松了。靖宇距抚松县城有百里之遥,春节期间,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双腿。中途也没要旅店,当天必须到达。正月初二早晨,我离开靖宇,冒着鹅毛大雪,踏上了去抚松之途。出城不远,就碰见一个人与我相向而行,这一天,再也没有碰见第二个人,连一只飞鸟也没有看见。我渐渐进入苍松密集的林海,北风怒吼,天冷路滑,走路成了难题。我想在这荒山野林之中,若是遇到恶狼或者坏人怎么办?此情此景,惊恐的念头油然而生。顿时毛骨悚然,但此时此地,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我是一个刚刚入党的新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经得起党的考验,要无所畏惧。我想到了革命,也想到了可能会牺牲。身入蒙江大地的我,自然想起了革命先烈杨靖宇将军,为了抗日救国,为了民族解放,和日寇血战到底,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长眠在靖宇的土地上。我是走在革命先烈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为国为民何所惧。党考验我的时候到了,如果遇到狼虫或者坏人,只有一条:那就是与之搏斗。便从腰间将带铜卡的皮带解下来,末端握在手上,摇晃着叮当响,壮胆前进。就这样,经过一天的奔波,终于在太阳落山时赶到了抚松县城,我怀着胜利喜悦的心情,高兴得跳了起来。

抚松县店,坐落在抚松十字大街,有三名工作人员,经理徐德发。到县店后与领导见面,说明来意,了解书店现状,并到县里商谈,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办完交接手续。然后与县店同志座谈,征求意见,交谈统一后如何进一步做好书店工作。

二月下旬离开抚松,前往长白。去长白要途经临江。途中使我深深地感到走路难,走路成了主要任务。从靖宇到抚松走路就很难,再从临江到长白山就更难了。如果完不成走路的任务,也就完不成组织上交给我的统一县店的任务,去长白山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路难行。还得打一个来回,往返八百里。因此我就下定决心,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首先就要完成走路的任务。到了临江后,和省店直属支店临江县店取得了联系,说明情况,了解去长白的里程和路线,确定了行动方案,得到了县店的大力支持和协助。经了解,去长白山有四大困难:一是路远,临江距长白县城四百多华里,无车可乘;二是山路不好走,多是羊肠小道;三是不识路,途中还有野兽;四是鞋脚不行,不能穿皮鞋走路。到长白去,必须克服这些困难。

统一县店后,省店还要召开支店经理会议。任务紧急,不允许延误时间,据说去长白走路“紧七慢八郎当十”(即紧走得七天,慢走得八天,郎里郎当就得十天)。鸭绿江封冻了,从江上坐爬犁也得七天。我心急,便决定抄近路走小道。当时我一方面到商店买了一双胶底布鞋(日本式的后开门的单胶鞋,走路又轻快又防滑),一方面托县店同志帮我找带路人。鞋买好了,并找到了带路人,我们便上路了。带路人是一位退伍军人,特别能走路,他走到哪里,我就得跟到哪里。冬季天短,有的地方还有狼有虎,我们就日出而行,日暮而宿,急行军,一天走一百多里。一路上,我们时而上山,时而下山,道滑路窄不好走。我走过“老牛背”又爬过“差屁股岭”,“老牛背”只有一尺来宽,两丈多长,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深谷,异常险要,掉下去就得粉身碎骨,我就小心翼翼地爬过去。“差屁股岭”是六七十度的陡坡,有一丈五六尺高,被行人踩得光光的,爬上去几步就滑下来。我爬了四五次,经过最大努力,才勉强爬了过去,累得筋疲力尽。有一座大山,我爬了两个多小时,才爬到顶峰。说也奇怪,上山时我脚不疼,走得很快,撵过去好几个人,下山时就不行了,下坡触脚,触得我双脚疼痛,只好咬牙忍痛慢慢往下走,又被上山时我拉下的人撵了过去,还经过十八道弯,好长时间才走出去。就这样,我们走了三天,行程达三百多华里。我的两脚肿的像发面馒头一样,后开门的鞋跸子也划不上了。因为平时从来也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走得又急又快。当走到离长白县城只有九十里的地方,我的脚就不好使了。便谢过带路人,在旅店住下了。我休息了两宿一天后,才拖着腿继续往前走,幸好在太阳快落山时,胜利地到了长白县城。到县书店后,得到经理赵文学和店内同志的热情接待。又问寒问暖,又给我打洗脸水,真是到店如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三月初到长白之后,我的腿像断了似的,就边休息边与县里联系。在赵经理协助下,找到了县政府秘书,商谈交接事宜,顺利的办理交接手续,长白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时省书店发来通知:在三月中旬召开县店经理会议,要我和赵经理同返安东。在临行之前,我与县店同志研究加强书店管理,传达实行统一管理、统筹统支后,要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及时向银行存款和向省店汇支销货款。以及做好防火防盗等注意事项,提出要求,征求意见,做好工作。

交接工作结束了,我休息了七八天,腿脚也好了一些,就辞别县店同志,和赵经理一起向临江进发。行程中,我得到了赵经理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他是我同舟共济的战友,刚出长白时,我只能拖着腿走路,脚抬不起来,而长白乡村的旅店,是依山而建,我根本上不去。于是赵经理就背着我上台阶进旅店,路上看我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们日行夜宿来到临江。到临江时发现我的十个脚趾盖由紫变黑,以后全都慢慢地蜕掉了,有的脚趾落了残疾。三月中旬,从临江乘火车返回安东,于十八日参加了县店经理会议。此行又累又苦,但我以累为乐,以苦为荣。他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也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在斗争实践中坚强成长!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