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云南昆明人给他们的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取绰号“白眼狼”一样,广州市民也给他们的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取了个绰号“六百帝”。何谓“六百帝”?这得从2011年1月广东省召开“两会”时时任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说起。面对记者提出的“房价飙升广州市民幸福吗”的话题,万庆良回答说:“年轻人要转变观念,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不一定要买房,租房也可以。我工作了20多年,还没有买房,现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在‘珠江景帝’,面积130多平方米,每月交房租600元,当然政府会补贴一部分。”这番话让舆论一片哗然。“珠江景帝”是广州市中心豪宅,当时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应在4000元以上。万这种类似“何不食肉糜”的言论,被广州市民视为“相当”不接“地气”,讥笑他为“六百帝”。 经查,万庆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出入私人会所。 万庆良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其中受贿问题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日前,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万庆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出身贫寒,仕途通达如有神助
1964年2月,万庆良出生于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河口村。他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他6岁大时父母离异,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因为少时人生艰苦,万庆良从小就养成了好学、隐忍、能吃苦的品格。好则好矣,但这种品格有时又让他做事急于求成,渴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这种异化心态,后来成了他主政一个地方工作时做了很多“有魄力的工程”的动因。 万庆良1984年毕业于梅州嘉应师专,1986年调入梅州市委宣传部工作。1989年,梅州市选拔工作出色的年轻干部下乡挂职锻炼,当时担任市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的万庆良被选派到平远县石正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挂职期间,万庆良通过朋友到银行贷款20万元,为该镇兴修了一条水泥路。未料,这个小小的“德政”工程给两位石正镇籍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留下了“有魄力”的良好印象,万庆良28岁调回市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这两位市领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两位领导的“帮助”外,据梅州一位老干部说,万庆良还得到了当时梅州市委书记刘凤仪这位“贵人”的赏识和提携(刘凤仪后来升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在刘凤仪的重用下,1994年,万庆良调任蕉岭县委副书记,3年不到,33岁的万庆良接任县委书记,成为当时梅州市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汝上青云”,万庆良仕途上凭借一个个“贵人”的帮助,他的升迁速度有如火箭升天,快得惊人。2000年,担任蕉岭县委书记2年后,万庆良被调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其时他只有36岁。2003年至2008年,万庆良离开省城广州到揭阳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到市长、市委书记。2008年至2010年,万庆良的职务再次得到升迁,44岁便当选广东省副省长。不久,这位“60后”的副省长调任广州市市长,后又升任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 “升迁秘诀”:推动大项目建设
2003年,万庆良从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任上调到粤东重镇揭阳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在此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从市委副书记、市长,再到市委书记,平均一年多时间就上一个台阶,擢拔之快,无人能出其右。在揭阳主政期间,万庆良的政绩主要有两点:一是引进多个大项目,拉动揭阳GDP快速增长;二是实施“30亿元工程”,改变了城市面貌。“30亿元工程”包括“两河四岸建设”,以及其它市政建设等106个项目。其中“两河四岸建设”,与他在蕉岭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搞的“一河两岸工程”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通沿河道路,修建堤围,配套绿化带,提高沿河土地的资源价值。 2010年,万庆良调任广州市长后,依然移植了他主政蕉岭和揭阳的施政模式,即引进大项目,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这期间,广州市一系列新城规划和旧城改造工程项目相继出台,万计划在未来10年,建设包括海珠生态城等9座新城,规划面积达800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和建设新城需要巨额资金作支撑,为了筹资,从2011年初开始,万庆良带领广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国内外展开了一系列重大项目招商活动。至2014年3月,已累计签约项目640多个,吸引投资1200多亿元。 对此,广东有熟悉万庆良情况的人士总结说,从蕉岭到揭阳,再到广州市,万庆良的施政风格都是“老套路”,即大搞城市建设,改变城市面貌,再通过拉大项目落地和房地产开发,快速拉动GDP增长。这极大地灿烂了他的形象,也成为他快速升迁的秘诀。 在建设大项目中寻租自肥
据广东政商界人士透露,万庆良被调查,或因与其主政揭阳时强推“30亿元工程”,以及在广州市长、市委书记任上与一些商人利益交换有关。在揭阳和广州,万庆良与一些房地产商的关系之好,几成公开秘密。比如他与深圳“安远集团”董事长陈族远,与揭阳“创鸿集团”董事长黄鸿明等人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万庆良在揭阳强推的“30亿元工程”的30亿元资金,就来自陈族远任董事长的“安远集团”。 官官勾结和官商勾结产生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万庆良在揭阳主政期间强推的“30亿元工程”,就为揭阳一干官员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2012年底以来,包括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刘盛发,以及市政府原副市长郑松标在内的多位揭阳市领导被查,他们都是万庆良担任揭阳市委书记的部下。据揭阳了解内情的人士介绍,这些人都利用“30亿元工程”寻租自肥。部下如此贪渎,瓜田李下,万庆良能不让人作过多的“揣测”吗? 万庆良平时十分注重打造自己的廉洁形象,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心迹:“我深知,市长就必须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话说得冠冕堂皇,也掷地有声,可是万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这样的话就只能被视为是用“糖衣”包裹的废话,一文不值。编辑/徐炯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