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先进集体】为了培养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河南安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

2014-11-12 16:40|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759| 评论: 0

分享到:

我受安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委托,向到会的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们“关协”的情况。

一、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老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安阳“关协”最初是由六位离休老干部发起,成立于1984年3月18日。当时,我们成立这个协会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我们老同志熟悉中国革命历史和党的光荣传统的政治优势,组织起来,开展关心和教育青少年的工作。我们的青少年大多数是好的,但由于一个时期内,从学校到社会缺乏积极的正面的思想教育,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乘虚而入,一些青少年受到毒害,胸无大志,追求享乐,甚至打架、盗窃,走上了犯罪道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为了培养教育青少年,1983年底,我市六位离休干部经过充分酝酿,联名写信给市委,建议把离退休老干部组织起来,为培养教育下一代尽义务、作贡献。这个建议受到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领导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将老同志的信批转到各级党委,很快全市就有600多名老同志报名参加“关协”。市委又下发文件,给“关协”三名编制和配备一部车,成立了“关协”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秘书长,每年拨给“关协”1.5万元活动经费,明确一位副书记担任“关协”名誉主席,负责抓“关协”工作。市四大班子39名主要领导,身体力行,人人联系一所学校。市委还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孩子们的事优先,关心下一代光荣。七年来,我市“关协”广大会员向青少年作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教育的报告1500多场,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夏令营、冬令营1200个,开展“老少同乐”活动900多次,受教育的青少年和儿童达120多万人次,帮教3000多名失足和后进青少年,使他们有了明显进步;兴办家长学校、学前班、图书室、辅导站、培训班等学习活动场所800多个;帮助学校和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4万多件;编写文章、教材、书刊十几种,印发2万多册;办学办教集资800多万元。这些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很多单位的青少年教育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关协”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已由七年前初创时的600多人,增加到近7000人,全市各县、区、乡、村,各大局委、厂矿普遍建立了“关协”组织,基本上达到了上下成系统,左右成网络。

二、“关协”活动必须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几年来,我们注意根据每一时期党的工作重点,讨论制定“关协”活动方案。1985年10月,“关协”根据当时的形势,聘请从老山前线回来的战斗英雄张毅、张富勇到各学校作报告,使2万多名中小学生受到了一次现实的、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1987年,一些城市部分高校学生借纪念“一二·九”之名上街游行。“关协”老同志就以自己当年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经历,到各大专院校作报告12场,并在报上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学生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波及全国,也影响到安阳。“关协”的老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暴乱。《人民日报》“4. 26”社论发表之后,老同志纷纷给自己的子女写信、打电话或召开家庭会、个别谈心,教育子女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动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关协”又及时向各分会发出通知,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五讲”、“三热爱”教育,不少分会组织了宣讲团,结合老同志的经历、体会,讲动乱的原因、性质,讲解放军平暴英雄事迹,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讲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讲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少年受到了爱党、爱军的教育。××部队分会组织报告团,由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反击战的老同志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采取回忆对比、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向全师所有青年战士讲述了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报告后,战士写心得102篇,办黑板报214块,涌现先进典型人物529个。在学雷锋、学赖宁的活动中,“关协”的老同志带领孩子们一起学英雄,并和宣传部、团委、教委配合,成立了学赖宁活动领导小组,和团委、妇联及“读来读去读书社”结合,成立了少年儿童读书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电话会、现场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全市中小学生学赖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关协”活动要从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和老同志的特长、爱好相结合

老同志有许多共同的优势,但每个同志的特长、爱好、健康情况等各不相同。在组织活动时,我们注意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而是因人制宜,顺其所好,谁有什么特长就发挥什么特长,只要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加以提倡。我们的会员有的兴学办班,如汤阴县离休教师马焕然,用两年时间收集资料,调查青少年教育状况,编写了家长学校教材12讲,在全县办了20多所家长学校,亲自巡回上课,使广大家长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林县会员赵法良拿出2千多元,在山区办起了家庭图书室,几年来,到他家看书学习的青少年达两万多人次。今年,他为了配合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专门到新乡、安阳等地购买了有关图书资料,亲自给青少年讲课一千多人次,收到青年的心得体会文章300多篇。

有些善于写作的老同志为孩子们写书、写文章。“关协”名誉主席、儿童教育家孙敬修,生前为安阳小朋友写了童话故事《两个看不见的小人》,教育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内黄县“关协”副主席王章焕将赖宁事迹编写成顺口溜发到各学校。林县残疾老干部王锡铭用左手编写了文明礼貌60问,由妇联印发到全市。

熟悉司法工作的同志着重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关协”成立了二百多个法制宣传帮教小组,苏洪伯、王仁杰、张启两等许多老干部给青少年上法制课,和他们谈心、交朋友。还有的老干部深入到工厂、街道、劳教场所,培养典型,组织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自己教育自己,增强他们遵纪守法、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在老同志的耐心帮助下,全市3000多名失足青少年有了明显进步,有的被减刑,有的被提前释放、解教,还有的立了功,受到表彰。西伯涧村13岁的王某流落在外,学会了偷盗。离休干部吕文斗花6天时间把他找回,领到自己家中住下,给他洗澡、理发、换衣服、讲故事,结交成朋友,教育他走上了新生之路。几年间,他一个人就帮助教育16名失足青少年迷途知返。

有的老同志自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特长,也在关心下一代方面找到许多工作。如带领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放学时保护孩子们安全通过马路等等。由于从实际出发,发挥各人所长,不强求一个模式,使广大会员感到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积极性同样很高。

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和帮助青少年排忧解难相结合

七年来,我们在搞好教育的同时,注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办好事,办实事。凡是发现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主动办。如高楼庄小学的危房多年失修,“关协”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就多次到财政局、教委反映情况,争取到拨款12万元,翻盖了一座漂亮的新教学楼。北关区分会老干部为解决学生喝水问题,带动群众集资8万元,为各学校购置茶水炉、保温桶。为了给青少年提供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场所,60多岁的老八路遗属、“关协”会员冷绍然,六年如一日在自己家里办校外辅导站,有几千名小学生在他家学习过。安阳县退休干部、“关协”会员王大卿承包焦厂,扭亏为盈后拿出10万余元,帮助村里学校建起了教学楼。据不完全统计,七年来,我们“关协”老同志带头,发动社会为兴学办教集资800多万元。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了中小学和幼儿教师奖励基金,兴建了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帮助学校解决危房、厕所、照明、喝水、门窗修理等具体困难3万多件。

近年来,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学习,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市“关协”常务理事、卫生系统分会主席樊清生,几年来组织10多名离退休医务工作者,为学生普查身体9万多人次。最近,他又和国家有关科研部门联系,成立了青少年假性近视防治小组。樊清生拿出个人积蓄的七千元作经费,对市、县十一所中小学校三千多名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并使用防治组自己配制的“一滴明”,采取跟踪治疗,治愈了600多名少儿假性近视患者。目前防治活动正在我市中小学进一步展开。已有近万名学生的视力得以恢复和提高。学校、家长都说:“关协”又办了一件大好事。滑县焦虎乡刘格档村72岁的会员夏维勤,坚持八年,把一条四里长的学生上学的泥泞小路垫高铺平。每逢下雪天,他就早早起床,把路上的雪打扫干净。学生和家长都从内心深处感谢这位老人。凡是青少年和家长们找上门来的事,我们都认真办。西营街小学有一位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的女孩,按区划得到10里外的学校上初中,她写信给“关协”老爷爷,要求为她解难,“关协”领导同志看了信,马上去看这个女孩,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帮助她进入附近的八中学习,家长、孩子都十分感激。由于我们坚持为青少年成长办实事、办好事,“关协”在全市有了广泛社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更好了。

五、不固定的教育活动和建立教育基地相结合

七年来,老同志在对青少年教育中感受到,要使革命传统教育长期坚持下去,达到经常化,就必须因地制宜,建立一些固定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使青少年学习有榜样,活动有依托。林县红旗渠是举世闻名的“人造天河”,是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好基地。当年建设红旗渠的领导者之一、林县“关协”主席李运保,看到一些学校的学生扔白馍,浪费水,就领他们参观红旗渠展览,看看爷爷奶奶们修红旗渠时吃的33种野菜,讲修建“人造天河”的艰难,他一人向青少年讲解20多场,听众一万多人次。汤阴县“关协”以12名老干部为主集资39万元,修建了民族英雄岳飞纪念馆。“关协”经常组织青少年到岳飞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活动,从1984年以来,有几万名青少年在这里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岳飞的“还我河山”、“满江红”在许多青少年中传颂。安阳县“关协”十几名老干部集资,在烈士当年牺牲地雪花洞修建了烈士纪念亭,周围种植了花草树木。已有上万名学生到这里听老同志介绍革命先烈同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几年来,在“关协”的建议和帮助下,全市已建立起红色沙区、内黄万人坑、岳飞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烈士陵园、暑假活动站、袁林等30多个青少年教育基地,依托这些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老同志关心下一代要和发动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相结合

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和各个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光靠少数人不行,必须发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更多的人都来做,才能使下一代获得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了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为了发动各个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都来关心下一代,我们各级“关协”曾聘请北京的吴运铎、孙敬修、王遐方担任名誉主席,聘请各个部门的在职领导参加“关协”担任理事。1988年,“关协”在全市开展评选党政机关干部好园丁,社会知名人士好园丁,企业家、专业户好园丁,学生家长好园丁,教育战线好园丁等十佳园丁活动,倡议发出后,市委支持、各方响应,共评出各行各业关心下一代好园丁338名。全市形成了一个以老干部为主体,以在职干部为后盾,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的关心下一代的新局面。

去年10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安阳召开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外省市许多兄弟单位到安阳检查指导“关协”工作。全国促安阳,安阳怎么办?我们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进一步从反颠覆、反渗透、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关心下一代、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大意义。老同志们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大家深有感触地说:“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我们的工作离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要进一步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协调起来,活动起来,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做得更好,努力把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出我们的毕生精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