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1938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太谷农校果树蔬菜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大同工作,一直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期间当了22年的市蔬菜办公室主任,1988年,他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98年9月退休。无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他一直心系农民,情洒菜田,无私奉献,服务三农,为大同市蔬菜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 访民情 解民难 退休后,刘照始终关心着大同市蔬菜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作为一名与农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专家,刘照最了解农民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他常说:农民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所以,退休后,他继续从事蔬菜科技推广工作,把他人生第二春的坐标放在了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和科技培训上,他平均每年有150多天工作在田间地头,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十几年如一日。当地的农民也亲切地称他为老刘。 广灵县加斗乡西留町村是个老区贫困村,2005年12月老刘到这个村进行实地调查后,向村委会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生产的思路,先后组织六位农业专家一起在村里办了八期种植业技术培训班,有360多名农民参加了培训。同时,他还帮助该村调回蔬菜种子、脱毒马铃薯种薯,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良种送到农民手中。老刘在这个村住了43天,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栽培技术。经过一番努力,2006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3亩,比2005年扩大了2倍。 知民需 搞培训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专家,刘照清楚,要想发展蔬菜生产,让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早日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而技术培训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他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为农民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上。每次参加培训,老刘都要精心准备,根据农民的需求和文化水平,力争使讲课内容让每一位来听课的农民都能听懂。课前,他除了搜集各种资料外,还要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征求农民和村干部的意见和要求,在讲课当中,他把蔬菜种植技术和科技知识融入诙谐幽默的讲述中,使所讲的内容能够吸引听众,让农民轻松掌握。同时还结合各乡镇实际,用大同市和省内许多科技致富的成功经验鼓励农民,和他们谈发展,讲政策。听课的农民说:“听老刘讲课,不但学到了种菜技术,还听到了外地的经验做法,心里更明白了!”许多农民看老刘年纪大了,让他坐下给他们讲,但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老刘都是坚持站着讲,经常上下午一讲就是六个小时。2003年腊月,他在阳高县大白登镇参加培训时患了感冒,可是还有四个村没有讲,镇领导劝他先回家治病,过完年再来讲,老刘想,过完年开春就误农时了,于是他一边吃药,一边坚持把四个村的课讲完,到最后嗓子红肿,已发不出声了,回到家已是腊月二十八。为了随时给农民群众解答疑问,老刘还把家中电话号码和个人手机号码告诉他们,让他们及时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告诉他,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十多年来,刘照共参加全市各县区、乡村和市直有关部门以及群团组织举办的技术培训班274期次,接受培训的人数达14184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普遍反映“讲得实在,学到了能用上的技术”,农民群众说:“村里给我们请来了财神,为我们铺的是生财之道。” 办实事 架民桥 阳高县北徐屯乡农民想种茄门品种青椒,担心没有好的种子。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刘后,老刘立即与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景义研究员联系请求帮助,把提纯复壮的种子提供给他们试种;广灵县加斗乡西加斗村白淑萍要老刘帮助他们更新大白菜品种,2006年,老刘给他们引进了“同白74”大白菜,比原来的品种早上市10多天,每亩增收400元;2009年7月老刘深入大同县进行温室生产调研,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吉家庄乡南栋庄村、麻峪口村第一年种植青椒,便主动提出为种植青椒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分别在两个村给50多位农民详细讲解了青椒种植技术,农民朋友反映说“老刘的讲解是在青椒开花时下的及时雨”。 勤笔耕 惠民生 退休后的第二年5月,老刘做了青光眼手术,为了使蔬菜科技知识能普及到需要的地方,他克服眼疾带来的不便,总结整理了多年来蔬菜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先后编写了《大同地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建造管理与蔬菜栽培技术》等技术小册子,市农业局共印制9500册,在培训时发给农民群众。为了方便农民群众好查好找、一看就懂、一用就会,他又用了半年多时间主编了《大同地区蔬菜栽培》一书,市农委印制了6600册。 刘照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撰写出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包括技术材料,调研专题报告等共83篇,约20 万字。近年来大同市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着建设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问题,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9年11月,他主动与大同日报《新农村周刊》记者联系,先后发表了《发展设施农业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建造的基本要求》等五篇文章,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呼声。 至今他已10次被市农委表彰为优秀党员,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员、年度十佳党员干部、“双百优”新农村建设带头人,2005年和2009年被省委和省政府表彰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被省有关部门授予为山西立新功突出贡献奖、省老促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先进个人,2011年度市老干部局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四好党员”。2011年被市直机关党委评为十佳优秀党员标兵,2013年被市委组织部、老干局评为年度优秀党员标兵。 他说:“只有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才能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是我最大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