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河北】从善二十载 关心下一代——记涞源县老领导车志忠

2014-11-11 10:3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588| 评论: 0|来自: 保定老年网

摘要: 从善二十载关心下一代——记涞源县老领导车志忠 车志忠老人近照 车老用照片记录原先桃木疙瘩村的贫困,其中就有“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二十年来如一日早在1987年,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的车志忠同志在考察涞 ...

车志忠老人近照

 

         车老用照片记录原先桃木疙瘩村的贫困,其中就有“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

  

二十年来如一日

早在1987年,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的车志忠同志在考察涞源县旅游资源时,第一次走进了位于东团堡乡一座山顶上的桃木疙瘩村…当时,车志忠的心深深地被那里的贫穷状况以及即将失学的13名孩子的窘境所震撼,他决心多方跑动并伸出救助之手,带头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们。从那时起,车志忠参与全国“希望工程”活动的帷幕从此拉开了,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车志忠创造了多项全国“希望工程”的第一。如今,曾被他救助的桃木疙瘩村贫困学生张胜利已经成为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的伙伴吕成山也担任了涞源南马庄乡副乡长。车志忠最初救助的那13名孩子现如今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归宿。现在,虽然车志忠已经退休十几年,但他与“希望工程”和山区的贫困孩子们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他在任职县政协副主席期间,就协助涞源县“希望工程”办公室完成了4、5、6三件事,暨引建希望小学40所,救助贫困学生5000人,引进救 助款600多万元。应该说,车副主席的努力和奋斗为改善涞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1998年,兼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车志忠同志正式退休,可是他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继续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上。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拥有读书的机会,车志忠骑着摩托几乎跑遍了全县所有村庄。在崎岖的山路上,有着车志忠那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往返奔波的身影。因为,在他的身上早已凝结了关爱明天、关心未来的不竭动力。摩托坏了也好,道路难走也好,车志忠同志矢志不渝地在他所坚信的美好征途上前进着。这期间,他又引建了希望小学6所,每年救助贫困学生100名,引进“希望书库”4个,从外地募集桌椅、图书、文体用品、电脑以及语音室设备54车,折款83万元,还引进现金265万元。车志忠在涞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手机号码13832233388就成了公众热线。谁家孩子辍学了,谁家的病童又犯病了,谁家的房子着火了,哪个学校缺少桌椅了,哪个村子又有孤儿了等等,人们都要找他——“有困难找老车”!。

三、近几年来,古稀老人车志忠同志又逐步拓宽了自己的救助范围。在下乡救助贫困学生时,他发现如果村民家中有生病的孩子,对陷入困境的整个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孩子治病,有的村民甚至倾家荡产。面对这种情况车志忠想:“老干部退休后有空闲、有积蓄、有阅历、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有爱心”,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去帮助那些残疾孩子。2005年,车志忠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事迹传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后,深深感动了全院的干部员工。经医院领导研究,决定聘请车志忠为“爱心形象大使”并请他为全院的医护人员作报告。在为他颁发聘书的时候,车志忠风趣地说:“论形象我不够,可我十分愿意为涞源病童搭建起更多的救助平台”。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鲜活生命,车志忠把“我助人,他受益;我快乐,他满意”作为自己后半生的最大追求。三年来,由车志忠送往医院就医的病重儿童人数达122人,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8人,其他重病患者44人。

  

爱心救助三部曲

一是助学。知识可以改变受助人的一生命运。20年前车志忠首批救助的太行山全村最高学历小学三年级的张胜利等13名学生已长大成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家乡所在地又有近百名学生走出了大山,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懂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今,张胜利就像高山顶上的一面旗帜,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影响着周边的孩子。这就是爱的传递。

二是助残。温暖可以改变病患儿一生命运。2006年涞源县靳家庄三岁的胡妞妞被严重烫伤,住进了保定市烧伤医院。为了保证妞妞顺利完成手术,车志忠当下拿出了5000元积蓄。同时,他又想办法募捐了三万多元,保证了妞妞今后的手术费用。此外,由车志忠资助的病人还有弃婴小阿宝,先天性足内翻的女婴张文秀,跛足女孩许园缘,类风湿病人丁桂芝,唇裂病人张红红等等。近几年来,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换回了88条鲜活的生命,改变了病患儿的终生命运,为困难家庭带来了欢乐,为国家减轻了社会救济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助孤。大爱可决定孤儿的一生命运。孤儿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帮助的那一部分。二十年来,他接触了三百余名孤儿,都给予了帮助,张胜利就是其中的一名。这两年在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省妇联领导率团在涞源连续做了两年调查,共查出74名孤儿。他们走后,车志忠已应急的救助了其中20名在校生。现在他自己仍然救助着孤儿学生7名。涞源县吕家庄孤女梁宏原系弃婴,可养父又早逝,家中只有83岁的爷爷。车志忠帮她完成初中学业后,又送她上了天津铁路工程学校,直至毕业再帮她找工作。还有一个女孩叫刘小苗,也是一个被人抱养的弃婴。几年前养父去世,刘小苗成了孤儿,不仅面临辍学,生活都无着落。有人把刘小苗送到车志忠家里来,他当即决定做刘小苗的监护人,还写了责任书。他把刘小苗从山里接到县城,安排她上学。如今小苗在老车的呵护下,已升入省会大学。“孤儿不孤了!”他们深切感受了关爱与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

  

扶困帮贫有实例

山区农民生活很艰苦,如果家中有生病的孩子,对整个家庭来说将会“因病致贫”。中国有句谚语,“浇树浇根,帮人帮心。”如何引领他们走上“治病脱贫”之路呢?车志忠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 

他救助的第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张文强,病愈回家后仍然是一贫如洗。为了让张文强的家庭摆脱贫困,车志忠帮助他父亲张金顺开了一家“狗不理包子铺”。铺子后因经营不善倒闭了,车志忠又拿出800元帮助他养牛。看到养牛存在见效慢的问题,车志忠又借他2700元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跑运输。现在,张金顺一家已经摆脱了贫困状况。

第二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樊彦云,家住深山卸甲沟,车志忠免费为她母亲治疗类风湿病,如今樊彦云的母亲已经康复并能够下地干活了。为了使樊彦云到比较好的小学就读,车志忠帮他们全家搬迁到县城,并且租了一间房子。在车志忠的帮助下,樊彦云转学到了县二小。她父亲樊玉柱会一点木工手艺,过去因为常年下煤窑干活,木工手艺渐渐生疏了。车志忠为他找了一家包工队当木工,一年下来挣工钱1.3万元。

第三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王天乐因北屯家中失火,房子都付之一炬,于是搬迁到甲村姥姥家住。为了帮助天乐顺利完成手术,车志忠拿出了6000元作为手术费。天乐病愈之后他的父亲在村中租房开了一家菜店,也基本上脱贫了 

很多家长在给车志忠的信中写到:“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家庭!”他们知道孩子就是家的脊梁,孩子就是家的支撑。现在,88个个孩子正在健康成长,他们有了灿烂的明天;88个家庭又重新洋溢着温馨和快乐,他们的父母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就是爱的传承,这就是希望的延伸。

一心热爱公益活动,倾情追求慈善事业的车志忠同志,现在已累积33次受到国家和省、市、县的表彰,其中,2004年他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团中央授予的“首届希望工程宣传(贡献)奖”以及“全国关工委先进个人”称号。目前,车老正会同县委老干部局领导到涞源看守所,摸底在押人犯困难家庭子女需要救助情况,准备在春节前继续开展一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