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中直】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局万寿路工作处王维四

2014-11-4 16:0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843| 评论: 0

分享到:

王维四,原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195012月参加工作,196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2月退休。王维四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热情为农民服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退休以后,他继续为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呕心沥血,为环京津风沙源治理不懈探索,为家乡父老脱贫致富奔忙操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2009年被全国饲料工业战线评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人物”。2012年在农业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开拓创新,继续为我国饲料工业建设呕心沥血

    王维四同志是新时期“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典型。作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创始人之一,退休后,他担任全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继续为饲料工业发展出谋划策,为推动我国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迈进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与时俱进,励志创新,与湖南吉首大学张家界分院林化工实验室联合,经过多年考察和反复试验,从中国特有的天然植物杜仲的提取物中,研制出一种能优化产品质量、提高单产、纯天然、无毒无残留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这种添加剂用于育种,可提高成活率,降低死亡率;用于养殖,可让动物具有超强的抗应激能力,抗寒、耐高温、抗病菌作用明显;用于鲜活产品的运输,可耐颠簸,提高成活率;更为突出的是它有超强的保鲜能力,可延长鲜活产品的货架寿命。为了确保这种添加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后的几年中,他先后与广东恒兴集团、湖南省农学院合作,在广东、海南、湖南等地反复做实验,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第一手资料。2004年,该饲料添加剂经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并颁发了新产品证书。这种天然无公害添加剂的推广和使用,大大提高了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国内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国人钟情于购买、食用洋奶粉,王维四同志立志在提升国产奶粉质量上有所作为。他与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共同试验,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将这种添加剂用于奶牛饲养,获得了惊人的发现:奶牛的免疫力得到提高,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增加,产奶量也相应得到提高。这一发现,使畜牧业专家同行在提高国产奶品质方面得到启示,也让劫后重生的中国奶业看到了希望。

先行先试,为环京津风沙源治理贡献力量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王维四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退休后,他继续利用自身优势,力所能及地奉献社会,发挥余热。他多年来一直关注并积极参与建设京郊防沙治沙工程,为造福子孙后代不懈努力。20005月,朱镕基总理视察河北丰宁,发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他立即致书总理,要求参加治沙行动,请总理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由他组织人力,不要国家一分钱,种植优质牧草,固沙保水,植树造林,打造退耕还林还草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朱总理非常重视,两次批示有关部门配合选点,并要求“积极试验,慎重推广”。

丰宁县小坝子乡小榔头沟村,是环首都圈最“烈”的一个风口,也是京郊5个风沙源环境最恶劣、流沙移动速度最快的地方,流沙年均推移3.5公里。试验基地就选在了这样一个相当于每天移动10的沙丘上进行。王维四与北京鲁梅克斯公司合作,对试验基地进行科学评估、筛选适种草木,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发现从乌克兰引进的“鲁梅克斯”牧草固沙保水效果好,既困住了流沙,又保住了树苗。经过全体治沙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试验基地种草植树总成活率第一年为40%,第二年达到90%,第三年全部成功。在风口沙浪上种草植树,而且是在秋季违时种植,本身就是在挑战生命的极限,王维四同志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这一技术在农民朋友和治沙企业中得到推广。在他的建议下,当地政府还实施了退耕还草、青饲储备和牲畜圈养等配套措施,有力地配合了防沙治沙。

    在试验基地的示范和推动下,八年间,丰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55,《北京青年报》以“是谁为北京阻挡沙尘暴”为题报道了丰宁县防风固沙的巨大成就。报道说,丰宁造林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99%,干涸多年的滦河源头重现涓涓细流,消失许久的河柳、红柳等野生植物重新萌生,野鸡、野兔等小动物重回人们视野,海子洼、黄盖淖水库已有20多种水鸟栖息,实现了有风不起沙、荒漠变绿洲的愿望。王维四同志的不懈努力,为改善丰宁环境面貌、还北京一片蓝天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全国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的样本。

坚持不懈,为家乡脱贫致富献策出力

    “回报家乡,造福家乡,是我多年以来的心愿,这是一份故乡的情结,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维四同志的家乡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位于物种矿藏非常丰富的北纬30度地带,属湘西武陵山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贫困。王维四认为,山区有丰富的林业和水电资源,有许多名贵中药材、珍稀动植物资源,武陵源风景区也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应该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不能让乡亲们“捧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近年来,他积极帮助家乡搞小水电建设,利用电力能源减轻对木材消耗的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帮助家乡农村改善交通条件,为武陵源旅游区建设出谋划策;帮助乡亲创办饲料厂、饲养场,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此外,他积极倡导家乡杜仲林的开发利用,发动农民植树造林,努力将素有“中国杜仲之乡”美誉的家乡建成“杜仲原材料基地”。他联系有关企业,以每吨60007000元的价格向当地农民收购杜仲树叶,从中提取有效物质,既实现了废物的有效利用,也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门路。

    慈利县是著名的柑橘之乡,当地农民素有种植柑橘的传统。近年来出现了柑橘的卖难问题,严重挫伤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王维四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决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经过多方的调查研究,了解到柑橘的同科植物——柠檬的未来市场潜力较大,20144月,他从台湾请来有关专家,指导家乡农民在柑橘树上嫁接柠檬,尝试通过多样化的种植来解决柑橘的卖难问题。王维四为家乡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他先后被聘为张家界市高级顾问、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张家界办事处荣誉顾问。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王维四同志退休以来的20年,是继续奋斗、努力奉献的20年。他不遗余力地在“三农”战线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推动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治理沙漠造福子孙,报效桑梓建设美好家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老同志退休后发挥作用,也可以为党旗增光添彩。他的倾心尽力和无私奉献,展示了农业战线离退休党员干部的风采,也将自身的夕阳晚年演绎得更加丰富生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农业部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