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年人的朋友,每个人都被他乐观的精神所折服;他是青年人的楷模,人人都视他为榜样;他是少年儿童的引路人,孩子们把他当作最可敬的师长。在街头巷尾、单位、校园,他是骑着自行车的社会监督员,是居民群众的义务宣传员,是学生们的课外辅导员,是单位党员的党课教员,每一个角落都有他关注的目光。他就是内蒙古多伦县离休干部、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廉广明同志。他多次受到表彰,曾先后获得自治区、盟、县三级“优秀共产党员”、“老干部先进个人”和“爱心使者”等荣誉称号。 解疑释惑 润物无声 廉广明离休了,但他却离岗不离党,仍然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年复一年地发挥着余热。他经常走家串户传达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各级会议精神,取报纸、送刊物、嘘寒问暖,帮助党员排忧解难,真心实心地帮助身边每一位有实际困难的人。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防止思想上的僵化与退化,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他坚持把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基本经验贯穿于整个离休生活之中,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知识,努力使自己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在学习的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在他家的书架上有自费订阅和购买的多种党报党刊。每份新刊物一到手,他总是自己先学,学深学透后再向周围群众宣传,并组织支部老同志到他家集中学习讨论,对行走不便的同志,他主动将学习材料发送到户,还亲自给他们宣读讲解。因为党务工作熟悉,责任心强,他被一些单位聘请为业余党课教员,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宣讲说教,使大家深受鼓舞,党性不断增强。他还在自家门前树起旗杆,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既方便了老干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也教育和影响了周围群众。 率先垂范 身体力行 “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要靠行动向党表心、向群众说话”,这已经是廉广明多年不变的口头禅。长期以来,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扶贫救困,捐资助学,充分展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精神境界。印度洋发生海啸,他捐款400元;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之前,分别一次性上交党费1000元;“5.12”汶川大地震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近几年来,他连续捐款捐物累计已达近万元。他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在他的影响和积极倡导下,一些离休老党员、老干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捐款、向贫困户捐物、助困难学子上学等。 永葆党性 引领后人 廉广明经常想:作为党长期培育的老共产党员,虽然离休了,但向人民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离休后,他不仅担任支部书记,还被聘为学校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员等。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支部内不少老同志发挥余热,不同程度地积极为社会服务,如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文化市场监督员”、关工委和老科协成员等等,他们积极参与全县的党风、政风、行风、文化市场整顿和文化环境净化等多项工作,并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关爱,帮助下岗困难职工脱贫和科技致富等。同时,廉广明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力量。他经常深入学校、家庭,了解青少年的情况,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有针对性地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遵守社会公德,为国家的发展努力读书。对于有困难的人他总是热心帮助,对损坏公共设施和环境的人,他总是劝阻和做思想工作。他以自己心中纯洁的党性,带领老党员,教育青少年,引领后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到老学到老 改造到老 廉广明始终把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他十分注重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锻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共产党培养教育了我,只要我能动,我都要把党的声音传送出去。十七大刚开完,他就走家串户,送报纸、送材料,同时把其他老同志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党总支,并在自己家门前的报亭上,张贴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以供路人学习。在他的长期感召下,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热爱党的学习型环境正在他周围孕育形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廉广明同志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老有所为,服务社会,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充分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