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先进集体】空军无锡干休所离休干部党支部:一心跟党走 余热献社会

2014-10-29 15:34|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515| 评论: 0

分享到:

空军无锡干休所离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5名,平均年龄81.9岁。党支部自1980年成立以来,始终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主动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律、老有所为,用一心跟党走、余热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赢得了军内外广泛赞誉。党支部先后有9人次被空军、军区空军评为先进离休干部,4人荣获江苏省和无锡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无锡市十佳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党支部先后5次被无锡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空军评为先进党支部。

  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确保老干部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坚定理想信念

  支部党员过去大都是军队中高级干部,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素质。面对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主动抓学习、强素质,确保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一是坚定信念、铁心向党。党支部紧紧抓住坚定信念这个核心,积极开展以“高举旗帜、维护权威”、“听党话、跟党走”为主要内容的“军魂”教育,并联系实际,采取茶话会、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大家进行“三个常想”(常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常想为党的事业流血牺牲的战友;常想党的培育之恩),引导老干部党员矢志不渝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扎实打牢拒腐防变、铁心向党的思想根基。

  二是发扬传统、保持本色。无锡干休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前些年,军地收入反差较大。为防止个别老干部滋生“攀比”、“失衡”思想,党支部及时组织开展了“弘扬传统、保持本色”、“不比享受比境界,不比待遇比健康”等专题教育和“革命为什么,身后留什么”等大讨论,引导老干部自觉做优良传统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紧跟形势、思想常新。为帮助全所老干部扫除思想盲区,跟上时代步伐,党支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大家反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涉猎新的科技知识,帮助老干部不断拓宽思维,坚定科学态度,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老干部吴辛离休后学习干劲不减,坚持学外语、学计算机知识,他根据学习体会编写的《共产党员风范》、《谈学习与读书》等8本书籍,已成为中小学生喜爱的课外辅导读物。

  坚持强化组织功能,帮助老干部在严格教育管理中永葆革命青春

  党支部组织功能强不强,关键看自建能力,核心在作用发挥。多年来,党支部围绕塑造良好形象,营造和谐氛围,坚持依靠制度建设班子,注重结合实际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党支部的全面建设。

  一是严格组织生活。按照《军队党支部工作条例》,及时修订了《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措施》,要求支委成员发扬“不顾年老体弱,不计名利报酬,不怕反对埋怨”的精神,增强“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表率意识”,主动承担对工休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努力为所党委分忧解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小组生活、思想汇报、外出请销假等制度,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党章》和上级有关党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并利用党的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庆祝活动,强化党性观念。

  二是经常谈心互助。党支部成立以来,离休干部由43名减少到25名,起不了床、下不了楼、出不了门的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身患多种疾病、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老同志,生活困难比较多,思想孤寂,希望得到关心和温暖。针对这种情况,支委们坚持经常到各家看一看,有事帮一帮,没事拉拉家常。每当了解到哪位同志生病、家庭有什么变故,并由此产生一些消极想法时,支部成员更是高度重视,主动前往看望和开导。干休所一位老干部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想不开,甚至与周围其他老干部和所领导都产生了隔阂。支部书记、副书记经常到其家里谈心、交流,还积极发动老干部共同做工作,有效地缓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通过广泛开展谈心互助活动,不仅密切了同志之间的感情,也进一步充实了老干部的精神生活。老干部们纷纷反映,党组织比自己的亲人还亲。

  三是坚持寓管于乐。针对老干部精神需求日益增长的实际,党支部因势利导,坚持把开展文体活动与日常管理融为一体,不仅起到了教育熏陶的作用,也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落实。根据老干部的特点,支部积极倡导,相继组织老干部成立了演讲、书画、新闻报道等多个活动小组,定期举办晚会、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晚年生活,又融洽了内部关系。去年,党支部还组织老干部参观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到太湖风景名胜区游览,使老干部通过参加活动,切身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了爱党爱国的热情。

  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引导老干部在奉献余热中践行先进性要求

  “戎马一生为革命,晚霞似火谱新篇”。多年来,支部全体党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关心社会,真诚奉献爱心,带头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积极发挥自己的余热。

  一是心系军营作贡献。支部一班人感到,离休之后虽然不能直接为部队服务,但支持干休所工作,建设好自己的休养环境,不给组织添麻烦,同样也是为部队建设作贡献。多年来,他们坚持以开展争创“三先”活动为主阵地,积极为干休所建设献计出力。军队允许生产经营时,主动管理工厂,积极牵线搭桥,经验做法被转发全军;福利性企业停办后,齐心协力帮助干休所度过难关;干休所实施营院整治、道路改造时,帮助联系购买原材料,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协调施工中的各种矛盾;干休所领导调整时,主动上前帮一把、扶一程;为密切工休关系,每年春节大家自发筹集资金,给工作人员赠送慰问品。在全体老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干休所先后14次被空军、军区空军评为先进,2005年被评为全军“营房营院管理先进单位”。

  二是晚霞生辉育新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和负面效应,一些人“一心向钱看”,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等等。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过去流血牺牲打江山,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吗?为此,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挑起了关心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从1990年开始,党支部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中,有的义务担任工厂、企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员和校外辅导员,有的与贫困生结成帮带对子,有的为学校编写德育教育辅导材料,有的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有的筹资建设希望小学、“道德长廊”。19年来,党支部先后为助学捐款70多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120多人,作报告1900多场,受教育人数多达32万人次。今年89岁高龄的卜仲谟是无锡的“校外功勋辅导员”,身患多种疾病,仍担任27所学校校外辅导员,与200多名学生结成“忘年交”,给学生写信5000余封,累计接待来访学生超过4301700多人次,他的报告作到了延安、作到了徐州、作遍了无锡,无锡市教育局专门为其编写了《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书。副军职离休干部许映泉,不仅自己带头捐资助学,还动员子女、战友捐款,在江苏省如皋县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

  三是情注人民献爱心。支部全体党员常怀忧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群老党员对社会和人民的拳拳爱心。近年来,无论是抗击洪水、冰雪灾害,抗震救灾,还是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不管上级有无号召,支部都主动发动党员开展献爱心活动。几年来,仅有20多名党员的老干部支部,光在扶贫济困捐款上就高达13余万元。去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连住院的老干部都纷纷给组织打来电话,主动要求捐款捐物;每月靠700元补助费生活的遗属常秀兰,一次性捐款500元;为关心下一代已几乎倾囊而空的卜仲谟,当党中央发出交纳特殊党费的号召后,又一次交纳了5000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