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 当我还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对我们说: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相继沦陷于敌手。日本鬼子所到之处,奸淫烧杀,尸横遍野,狼烟弥漫,孩子失去了爹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亲眼目睹了大批沦陷区的青年有学不能上,有工不能做,有家不能回。这一件件、一桩桩悲惨情景,激起了我们热血青年对日本侵略者得无比仇恨。 在四川地下党的领导下,我们18名男女青年学生,怀着抗日救国的决心,组成了一支抗日救亡宣传队(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我们历尽艰辛,在四川各地巡回宣传,走遍了川东南、川西北。从城镇到乡村,每到一处,我们都身着整齐的服装,打着队旗,列队高唱雄壮的救亡歌曲。走到演出场地,就分头写标语,散传单,集合群众教唱抗日歌曲,做演讲,演出“打鬼子去”、“放下你的鞭子”、“难民族”、“流亡三部曲”、“渡黄河”、“中华民族的子孙”等剧目,宣传抗日救国,动员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方抗战。我们爱国、爱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民众的赞扬。 蒋介石逃到四川重庆后,大力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加强了对四川的控制,我们的抗日救亡宣传一天天困难起来。威胁、恐吓、暗地破坏捣乱,投掷烧烫的屎尿罐来伤害我们,给患病同志下毒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寻求抗日救国的出路,我们决定到山西第二战区去,到那里去投入抗战的洪流。 我们怀着满腔怒火高呼“到敌人后方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告别了爹娘,离别了家乡,踏上了征途。经过3000多里的长途跋涉,穿越了国民党重重封锁哨卡,来到陕西省洛川县。当时立脚未稳,党支部书记戴碧湘同志分别给每个党员传达了晋西事变的消息。二战区形势变坏,不能再去山西。党组织决定:转道去延安。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既高兴又担心,喜的是我们可以到日夜盼望的延安去了,忧的是阎锡山已经派人来“迎接”我们了。怎样才能把这个尾巴甩掉呢? 第二天,内紧外松,步行了90里,天漆黑才到茶房。刚要休息,紧急的哨音响了起来,全体同志在打谷场上集合。指导员(党代表)王怀安同志站在队前,揭露了晋西事变的真相,揭露了阎锡山倒行逆施的罪行,并带领大家高呼:“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我们要到光明的地方去,到前方去”!大家群情激奋,没有休息又上路了。 穿山道,绕小路,避开敌人的视线,向着延安,向着革命圣地,我们披荆斩棘,历尽艰辛,甩掉国民党反动派的追踪和阻截。经过50多天的艰苦跋涉,于1940年元月底,终于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我们行进到延安城北门外时,受到中央军委领导和先行到达的青年们的热烈欢迎。他们走上前来,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欢迎大后方的青年朋友来延安。他们的热情温暖了我们的心。 我的新生活开始了。我被分配到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青年运动史……。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土豆黑豆汤,穿的是草鞋、灰布装,行的是羊肠小道……,但大家过的是军事共产主义生活。同志们同甘共苦,亲密无间,胜似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还时常聆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志的报告,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课,到处充满着和平、民主、自由的气氛。我下定决心,要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学好本领上前线,杀敌报国,为抗战胜利而奋斗!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已面向夕阳。我们的人生刻在了脸上。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祖国解放。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这些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报偿。(作者: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离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