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师兄说道:“终于把家里客厅的大沙发送人了,铺上一块剑麻地毯,感觉空间大了好多。人真是奇怪,好不容易买套大房子,想宽敞点,却又费尽心思地把它给填满。其实,就是一个‘贪’字在作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烦恼执著就产生了。常和师兄们开玩笑说,如果早几年学佛,七成的家具就不用买了,反正我们都喜欢坐地上,又不看电视,要沙发这些做什么?做减法的感觉真好。减到最后,只剩自己,回归本来面目,得大自在。” 以前我曾经梦想坐拥书城,后来藏书的确是多了,真的坐拥书城了,才突然发现一个人拥有那么多书,其实只是贪恋那份独占感,并不是真的渴望知识和利益众生。后来写了一篇文章,说“藏书是一种病”。以前喜欢收藏,常常买回各式的东西来,而且越买越贵,名曰“收藏”。后来发现,书房里放满了,客厅里放满了,总之,身边都放满了。最后,心里也被放满了,放满了各种放不下的东西。 所以,我说,从占有到清空,这是两种境界。这两种境界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占有难,其实清空更难。清空你的房子很难,你要和你的贪执斗争多久才能做到呢?清空你的心更难,你要做多大的斗争、做多大的诀别,才能真正清空你的心呢? 世人都觉得拥有一间金玉满堂的屋子难,而我要说的是,拥有一种能让心空寂寥落、无念无想的屋子更难。东西是这样的,请进来容易,请出去难;装满容易,清空谈何容易。 我们对自己生命的不自知,才会用各种各样的物质装点自己,好像有了这些物质标签,我们才有了生命。如果有谁来问我装修房子的问题,我的回答一定和师兄的一样——什么都不需要。一间空空如也的屋子,才是最宽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