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日,本期特别组织了几篇献礼文章。走进本期的人物是老来仍不辱使命的赵硕;研究哲学,不断用知识回报国家,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的杨焕远;老“雷锋”张志德。他们曾是国家干部、军人,退休后仍在为国家、为社会做着各自的贡献。作为共和国公民,他们老而弥坚,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出共同的心声:我奉献,我快乐!
1991年,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咨询组,成员由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专家和教授组成。63岁的赵硕被聘为经济组组长、特约研究员。赵硕深感责任重大,带领经济组的同志积极开展工作。他牢记党的重托,不辱使命,一干就是20多年。 一般人看来,咨询组反映的问题都不会是大问题,省委领导不会太当回事。其实不然,咨询组成立后,每届省委领导都很重视,有一位省委领导说:“你们虽然不在领导岗位了,但你们为党为国的责任心一天也没离开过,你们讲的都是实话,反映的都是实情,是我们平时看不到也需要解决的问题,哪怕厅局长们不见,也要先听咨询组成员的情况汇报。” 濮阳市以油田建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不断开采,石油天然气储量逐年减少,成了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赵硕等同志深入濮阳市和中原油田进行调研,写报告向省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反映这些情况。国家发改委领导很重视,专门作了批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文明确濮阳市为资源枯竭城市,应给予经济支持。几年来,上级先后给予了濮阳市8亿多元的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用于发展经济及接续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等。 在南水北调工程上,移民安置和淅川县经济社会建设以及生活保障方面曾一度出现一些问题。赵硕带领咨询组的同志,于2007年夏天到淅川进行调研,深入到移民群众中征求意见,写了两份调查报告,向省委领导反映情况。后来,时任省长郭庚茂亲自到淅川县进行调研,解决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问题和淅川的建设问题,群众非常满意。 对河南水泥产业的调研、对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调研等,赵硕及他带领的咨询组,都做得扎实充分。每一次外出,每一份报告,每一个建议,都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党群关系考虑。赵硕粗略算了一下,担任经济组组长20多年来,他写的调查研究报告和意见建议就有86篇。让赵硕感到欣慰的是,咨询组所汇报的问题,其中有些重大问题,省委书记、省长都亲自作批示,督促解决。领导、群众满意,赵硕的工作劲头更足了。 咨询组也曾遇到很多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接触到很多不曾接触的领域,怎么办?学习。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懂行根本无法工作。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学习十八大报告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一次,省发改委请赵硕座谈,他除了谈感受,对十八大提出的12个问题,竟能全部背诵下来,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 86岁的赵硕认为,“好身体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他坚持打太极拳好多年了。他生活简朴,起居规律,不吸烟少饮酒,良好的生活习惯带给他一个健康的身板。对患病需要照顾的妻子,他每天抱上抱下地伺候,只要有时间,就给她读报,讲笑话。在家属院里,不论是夏日的晚风中,还是四季飘香的花丛旁,人们经常看到赵硕推着老伴的轮椅在院子里走动。他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感动。邻居说,赵硕是个用行动爱国爱家的大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