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成色不减 近年来,随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有关“金砖”失色的声音此起彼伏。特别是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对外贸易额下降、通胀压力增大、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等问题。2013年6月爆发了巴西20年来最大规模的民众抗议,也引发了20多年来巴西历届政府支持率最大的降幅,罗塞夫政府的支持率从57%骤降至30%。同时,金砖国家内部之间的不协调和摩擦也在凸显。从经济上看,巴西本国工业部门受到中国廉价制造品的强大冲击,印度、巴西和南非都担心人民币被低估对各自经济的影响。有些国家还担心中国在金砖国家组织中日益增强的主导性。 虽然金砖国家各自面临突出的发展挑战,但从金砖国家总体实力来看,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依然不容低估。正如“金砖国家”概念的发明者、高盛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所指出的,尽管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但2010年以来的增长率实际上比我的预期要高。金砖国家增速下滑,情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政策性的,因为想要提高增长的质量。巴西和俄罗斯是由于大宗商品泡沫的破灭以及私营部门投资太少。印度是与政府的政策不当相关,但随着新总理上任,前景看好。总的说来,问题和挑战不会阻止金砖国家继续群体性崛起。当前,金砖五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21%,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2%,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额的17%,吸引外资占比18%,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40%,其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量占外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的30%。金砖五国的消费市场超过4万亿美元,相当于欧元区的水平。国际组织预测,金砖国家2014年整体经济增速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金砖”的故事已成为世界最耀眼的经济成长故事。“金砖”变“泥砖”的唱衰言论将被现实击碎。 务实合作有序推进 金砖国家合作始于200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2009年上升为领导人会晤机制。合作启动以来,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和外长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形成了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务实合作三方面开展合作的架构。2011年3月,在中国海南三亚主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共同发展伙伴关系,确立了开放、团结、互助的合作原则,确定本着和平、安全、发展、合作的战略目标,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世界。三亚会晤还首次将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卫生、科技、文化、农业、统计等领域合作项目以行动计划的形式固定下来,为金砖国家拓展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应急储备安排的创立,正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金砖机制发展道路上的新里程碑。根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发表的《福塔莱萨宣言》,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根据协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将设在上海。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该银行将主要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该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将由俄罗斯提名,首任董事会主席将由巴西提名,首任行长将由印度提名。同时,该银行非洲区域中心将设在南非。各成员国财政部长将负责制订银行的具体操作规程。与会各国当天还签署协议,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其初始资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两大机构的创立是金砖国家合作“实心化”的关键一步。正如中国外长王毅所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应急储备安排的创立,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从概念向实体迈进。金砖机制自此有了“有形之物”的抓手与支柱,金砖国家将不可逆转地迈向“利益共同体”。从这个实体机构开始,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将越来越扎实,“金砖”将为重建中的全球治理机制增添异彩,也将为金砖国家自身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 推动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正处在从工业向后工业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均面临社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战。对于金砖国家来说,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快速过渡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水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金砖国家的共同梦想。金砖机制的存在,便是集合五国的力量加速实现共同目标。金砖国家应该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规划新的合作蓝图,发展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贡献力量,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金砖国家既要做世界经济稳定之锚,也要做国际和平之盾,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和平稳定结合起来,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安全的促进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要巩固金砖国家发展强劲势头,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建立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