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富弼第一次出使契丹时,路上接到家书,说女儿夭折,他心中悲痛,却无法回家;第二次出使契丹时,家书说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心里非常高兴,但也无法回家祝贺。从这以后,他只要出使在外,收到家书一律不拆开就烧掉了。左右疑惑不解,便问他原因,他说:“家书固然重要,但如果看了,平白又增添许多忧虑,还是不看为好。” 吕蒙正刚调到中央时,就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吕的部下替他抱不平,一定要去查个水落石出,他赶忙阻拦说:“如果知道了这个人是谁,我就会一辈子记住他的不是,那就可能会少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还是不知道的好。” 公元200年春,曹操大胜袁绍后,发现了部下不少人与袁绍暗通消息的书信,谋士建议他将这些人一并杀掉,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于是将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过问此事。 米芾酷爱古人字画,有人为托请他办事,特拿来一幅珍贵字画相求。画在他家里放了三天,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又命仆人归还。仆人不解,米芾解释说:“不看的话,我还可以当它是赝品来自我安慰,如果打开后,我爱不释手,忍不住要收下,那岂不是要坏我的官声了?还是不看的好。”米芾立志要做个好官,但他深知自己拒腐蚀的定力不够强,所以,干脆也当一回“鸵鸟”,眼不见就不动贪念。 在京剧《打金枝》里,唐代宗跟自己的儿女亲家、大功臣郭子仪拉家常时,有一句语重心长的经验之谈: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其实,说的也是眼不见为净的意思。现实生活中,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因为他们看了太多不该看的事,听了太多不该听的话,结果自寻烦恼。反倒是那些不理闲事、眼耳“闭塞”、心无挂碍的人,生活得轻松愉快,幸福指数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