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通知后,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践行节俭养德的核心价值观,节俭之风吹遍中华大地。 空调定时关闭、电梯不停低楼层、公务接待推行简餐……截至目前,北京市多个党政机关均已制定了各类“节约”方案。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委办公厅采取措施压缩会议、培训、接待等支出,一般性行政经费同比下降20%。 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政机关已陆续出台举措厉行勤俭节约。其中,北京市委办公厅已采取了17项措施,作为节约能源、反对餐食浪费的举措。比如办公楼道等公共区域隔两个灯开一个;会议室使用环保铅笔,会后收集可继续使用的铅笔头存入文具库再次利用等。 为贯彻落实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精神,6月7日,宁夏正式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主题活动,并发出《节俭养德人人行动倡议书》,呼吁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中小学生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自觉将各类勤俭节约行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深入开展“曝光泔水缸”“绿色照明”“资源循环利用”“人人节水”“节约一粒粮”“一张纸献爱心”“闲置物品共享”等行动,把勤俭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勤俭节约理念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思维和自觉行动,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在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该实施办法共12章76条,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广东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6月10日向全省公共机构发出《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倡议书》,号召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倡议书》指出,全省公共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要增强能源资源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争当节能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督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号召全省大力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公共机构能耗,如:加强电梯管理,提倡3层以下不坐电梯;加强空调管理,充分利用自然风,少开或不开空调;改进空调运行,严格执行夏季空调室内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的设置标准等。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还发出号召: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要同步举办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采用停开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进行能源紧缺体验。 6月19日,广西南宁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桂雅路小学举办了南宁市中小学“节俭养德师生大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通过勤俭节约宣传教育,在师生中营造勤俭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推进厉行节约的校园文化建设。 现场会上,桂雅路小学师生共同演绎的音乐剧《周总理的睡衣》《如此浪费》,让孩子们明白无论是艰苦的过去还是经济发展的现在,勤俭节约的传统都不能丢。“出门随手关灯”“洗米水可以浇花”“出行尽量坐公交车”等“节俭小使者”们的一个个节俭金点子,让家长和老师们纷纷点赞。卷筒纸芯做的笔筒、废旧易拉罐做的小盆栽、废旧纸折成的纸扇、废旧光盘做的纸巾筒……在“节约拾趣小工坊”,一些生活废弃物在孩子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了富有创意且实用的手工作品。 在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小学开展的“节俭主题教育”活动上,赵玉宽、张士珍两位劳模通过粮票等“老物件”,讲述节俭故事。从勤俭节约的历史意义谈起,引出剩饭剩菜、随意丢弃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等生活中不经意的浪费现象,指出这不仅仅是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丧失,更是对人类有限资源的侵蚀。讲解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启发教育了学生在如今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仍不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攀比、不盲从、不虚荣,崇尚节俭,合理消费,增强节约意识,改掉奢华陋习,保持一种崇尚简约、反对奢华的生活态度。 开展全民节约行动的过程,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心的过程;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会让节约行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社会中每个个体,无论民族、地位、贫富,所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在节约中感受其内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美德与力量,进而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这是我们全民节约行动应有的自觉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