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访英,意义非凡
这是一次互利共赢的合作之旅。李克强总理访英期间,两国签署了30多项协议,价值300多亿美元,创下中英历次“高访”之最。签约主体既包括两国政府部门,也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内容覆盖贸易、投资、油气、科研和教育等传统领域,以及核能、高铁、金融等实业。这不仅体现出中英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两国经济合作向更有质量、更加深入的方向迈进。 这是一次大胆尝试的创新之旅。政治方面。“十年磨一剑”的中英联合声明发表,为新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构建了框架,成为今后10年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性文件。访英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共同增长、包容发展”的新理念,既指明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也阐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经济不平衡的解决思路。经济和金融方面。两国首次举办了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议,启动了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程序,中国政府指定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亚洲以外首家人民币清算行在伦敦开展业务。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中英双边贸易更好更快发展。人文交流方面。英国将启动一系列面向中国游客的签证优惠政策,此举被认为是英国政府对中国总理展现欢迎姿态的诚意之举。 这是一次彰显大国形象的友谊之旅。英国女王的破格接待和卡梅伦首相为李克强总理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反映出英国政府对中国领导人到访的高度重视与情谊。这次访问,极大的加强了与国外民众之间的公共外交,突显出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外事访问的鲜明特色。李克强总理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题为《中英正走在共赢的道路上》的署名文章;面向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两大智库作了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出席了中英金融论坛和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并致辞......通过这些公共外交活动,全方位地向英国人民呈现出一个“真正的中国”,让英国社会各界消除了对中国的“误解和顾虑”,进一步夯实了中英关系的民意基础。 重回正轨,客观使然
李克强总理访英所取得的诸多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中英关系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中英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 5 月,英国首相卡梅伦接见蹿访的**喇嘛,导致中英关系跌至谷底。两年过去了,两国关系之所以能重新走上正轨并加速发展,完全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需要。 政治领域的平稳发展是中英关系的“稳定器”。早在1950年,英国就是较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1954年,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中英关系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1998年,两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中英从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发展为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8年,英国外交部网站发表了外交大臣米利班德的声明,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此外,中英除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外,还建立了总理年度会晤、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四大高层对话机制,以及数十个双边对话磋商机制等。 经贸领域的互补合作是中英关系的“压舱石”。中英经济各具活力,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的“霸主”,而英国则是世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品的“魁首”之一。经济优势互补使得双方合作双赢的效果明显。目前,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和中国海外投资主要目的国。特别是在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低迷之时,中英贸易逆势上扬。据统计,2013年中英双边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7%,远超过同期中欧双边贸易额2.1%的增幅。2014年1至5月,中英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约22%,增速居同期欧盟主要国家之首。中英全方位、宽领域、高技术合作,必将使中英关系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外交政策的客观务实是中英关系的“粘合剂”。“现实主义”外交是英国一贯奉行的外交传统,追求经常的、永久的利益这一信念,成为英国外交的取向。如若踩踏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根红线,英国害怕在与中国的合作上落于人后,被自己的欧洲邻邦所超越。因此,卡梅伦政府为了维护英国利益、振兴英国经济、加强保守党统治,必将竭尽所能发展对华关系。反过来,中国也十分重视对英外交关系,这既是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助推中欧关系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面向未来,包容发展
中英发表的联合声明,描绘出了两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两国的政治互信会进一步增强。中英双方已经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视为两国各自外交政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均视对方为发展机遇。经贸合作会进一步深化。双方将加强在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城镇化、医疗等各领域合作。人文交流会进一步扩大。双方高度重视高校和中小学办学合作,以及学生和科研人员交流,双方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会进一步加深。中英两国会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间争端,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气候变化等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将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但是,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英国作为曾经的霸权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和分歧,不可能在中国领导人一次访问后完全消弭。今后的英国仍有可能就人权、民主、西藏、香港等问题与中国产生摩擦,但双方应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妥善处理和推动中英关系向前发展。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面对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国与英国,东方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抓住机遇,加强战略合作,推动共同增长,分享创新经验,携手建设一个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如此,中英两国关系一定会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