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是以做人的良好表现,获得可尊敬的评价。一个人必须为社会做出贡献,活得有价值,才能在社会上取得令人敬慕的身份,这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境界。 绝大多数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以健康的生活态度,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做青年人的表率。但也有极少数人,觉得自己已步入老年,还谈什么尊严不尊严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整天无所事事,倚老卖老,甚至做出一些影响不好、有损自己操守的事情。所以,作为老年人还是应该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有尊严地度过晚年,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利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尊严,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是要有科学理想支撑。理想是我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老话题,但是有些人对它习以为常,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些淡薄。其实它是伴随人们一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党、国家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又有外部势力的打压和遏制,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动摇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是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老年人保持晚节,具有高尚的节操,是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的又一个重要条件。虽然老年人不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可以以道德的力量,完善人格的示范,为培养年轻一代贡献自己的一份余热。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之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分清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以勤劳、节俭、善良、正直、忠厚、朴实、互助之美德,做青年人的榜样。 三是要有诚实守信的风尚。退休的老同志们,很多人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的人还在商海中闯一闯。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守信,仍然需要遵守。要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要空言虚语、华而不实;要坦诚相待、信守承诺。如果能做到这样,退休的老同志们,必将为建立和谐守信的社会风尚,起到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要有助人为乐的品行。人们在互相打交道中,自觉不自觉地必然要互相进行价值评价。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要多做一些行善积德的事,从各个方面去帮助别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正如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所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古人也说:“积善之人,必有余庆。” 五是有感恩报德的情怀。我们这些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人,大都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和煎熬,是党把我们从旧社会解放出来。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还何谈“尊严”二字。感恩报德,不仅指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同志们的帮扶之情,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党组织对自己的恩德和培养。因此,我们要以拳拳之心,忠实于党;以绵薄之力,贡献社会。感恩报德是人间爱的互动,爱的真谛。所以,退休的老年人,一定要在这方面做青年人的榜样,做受人敬慕的感恩报德的模范,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个老者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