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邓小平四次到沁源

2014-7-9 10:1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628| 评论: 0|原作者: 文/ 张成仁

摘要: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刘、邓率领的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一带,而沁源则是决死一纵队和太岳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邓小平曾四次到沁源指导工作。 邓小平第一次来沁源的时间是1939年年底,邓小平和刘伯承师长来到决死一纵队了 ...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刘、邓率领的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一带,而沁源则是决死一纵队和太岳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邓小平曾四次到沁源指导工作。

邓小平第一次来沁源的时间是1939年年底,邓小平和刘伯承师长来到决死一纵队了解反击阎锡山投降妥协反共的斗争准备工作。关于这一次的沁源之行,薄一波在《领袖、元帅和战友》一书中回忆道:“当时我和母亲正住在阎寨村。一天伯承同志和小平同志亲自来到阎寨,除了要同我谈如何反击阎锡山进攻和决死一纵队与三八六旅合并的事,主要是来看我母亲。很不凑巧,那天我不在家,事后母亲告诉我,说来了两位客人,像是大人物,一进门就问:‘伯母好!’并向她深深鞠了一躬。母亲还说,‘一位年长者,看上去比我小不了几岁,也叫我伯母。他们问这问那,又说又笑,要我少为你操些心,保重身体,可亲切了。听两位的口音,好像都是四川那边的’。”薄一波在回忆中通过母亲的话记述了那天二位来者的言谈,生动地反映了刘、邓两位首长谦和、平易近人和尊敬老人的言行。

194231 9日,时任中共太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从师驻地出发,率七七二团到太岳区视察。他到沁源后首先在县城召见了县委书记刘开基、县长张学纯等人,听取县委的工作汇报,询问了解了不少沁源的情况。然后由刘开基和城关镇镇长郭一诚等陪同到了阎寨。在阎寨村听了薄一波、陈赓、安子文等人的情况汇报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村镇考察。邓小平政委先从阎寨村开始,经有义、琴泉到城关、石渠、李元、柏子、韩洪,一连十多天,不仅向区干部、村干部了解情况,也和老百姓谈话。邓小平的话不多,但平易近人,朴实无华,接受询问的人都乐意和他实话实说。当时岳北地区春季天旱无雨,无法下种,人民生活又是累遭日军抢掠,青黄不接,因此非常困难。邓小平指示区党委、行署和沁源县委,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克服困难,抗旱点种,把群众生活和春耕生产作为两件大事来抓。

3月底,邓小平在结束沁源调查前召开了太岳区党政军领导参加的会议,在会上他通报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岳北地区工作作了分析,指出太岳区中心工作应该抓好两个项目:一是群众工作,即群众的生产、生活、抗日宣传和村政权建设。二是财经工作,要求从今年开始要努力做好增加收入,达到部分自给自足。还要求进一步搞好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根据邓小平政委的指示,区、县两级认真研究落实,开展了互助互借、扩大生产的运动。

5月底,邓小平政委由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王新亭陪同,在岳南地区和中条山视察两个多月后,返回途中在安泽县贾寨村会见了陈赓司令员和决一旅三十八团团长蔡爱卯。陈、蔡二人护送邓小平政委经中峪、乌木再次到达沁源县城。住宿一晚,次日回到武乡。在路经沁源时,邓小平政委详细询问他离开两个多月期间的地方工作情况和军队整训作战事宜,对太岳区和沁源的工作表示满意。

194345日是邓小平政委第四次来到沁源。他在乌木沟的秋树洼“沁源围困指挥部”住了六七天,主要目的还是进行调查视察。当他听到地下情报员郭马锁送来情报说县城敌人这一段时期较少,粮库、弹药库看守也兵力不足,于是在县委书记刘开基等陪同下到周西岭山上察看地形,提议组织强袭城关之敌。过了几天,县围困指挥部组织决死一纵队三十八团、二十五团和县大队进行了强袭城关的战斗。此次战斗击毙日伪军二十余名,俘获伪军百余名,烧毁仓库四座,草料场三处,炸毁日军澡塘、医院,抢出弹药、物资三十余箱。这次战斗取得了围网战中少有的战绩。

邓小平同志四次到沁源视察,对沁源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督促作用,同时也了解了对围困日寇斗争的情况。后来,他在军事会议上就沁源围困战一事高度评价了沁源军民的对日围困斗争。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