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行政官员跻身联坛,已属不易;成为全国知名楹联艺术家,更难乎其难。这位做过垣曲县县长、从运城市建材局局长位子上退休的干部,撰联作对,钻研楹联理论,发展楹联文化事业,在中国楹联界颇有名气,他就是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运城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马长泰。 马长泰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学生时代异常艰难,靠着父母节衣缩食和自身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先在《太原日报》当记者,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之后,给市委书记做秘书。再后来,当县长、做局长,为官清廉,备受人尊。他有联曰:“全家福,何若千家富;七品官,难如一品民。”小偷三次光顾他家,竟一无所获。这年春节,马长泰写了副门联:“力尽所能,五载躬职,无悔一身瘦骨;家徒四壁,三偷吊胆,白忙几个毛贼。” 马长泰退休后,不甘寂寞,一头扎进联苑,苦学苦练。他时时想联,天天有联,时常将纸笔放在床头,口袋里时常装着个本本,一有好联佳对,便随手记下,实践着他“功在勤里,巧在熟里”的为联信条,终于练就了速战速成的本事。他相信,功在联内,成在联外。世界上没有专门的楹联家,他懂楹联,更懂文学、书法、历史、科学、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可谓学富五车。正因为老马精通多门知识,才有了楹联的至善至美。 2008年盛夏,北京奥运会举办百城迎圣火全国征联大赛。从六万多副来联中,遴选200多副佳作,供圣火经过城市使用,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马长泰却一举入选七副佳作。在全国联坛中实属万绿丛中一点红,十分耀眼。他为上海市撰的联:“大都市迎来大喜事,圣火始雄雄,传递分明人类爱;新思维打造新景观,生机同勃勃,蒸腾恰似海天虹。”大上海的联,出自山西一位退休干部之手,让人才济济的上海大吃一惊。“神州第一大村庄,大胸怀,大作为,更图大志;圣火诸多新景致,新面貌,新境界,再迈新程。”“神州第一大村庄”,再加上三个“大”,石家庄人能不豪气满怀?尤其是那副综合联:“我自亚洲,你自非洲,他自美洲,圣火齐擎,天下结成千手佛;心同昨日,事同今日,志同明日,未来共爱,地球本是一家人。”将奥运“和平、团结、友谊”的宗旨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高度囊括。 联家,是在全国征联中征出来的,在联赛中赛出来的。马长泰也是如此。湖南联家孙太平出下联求对:“孙太平,子太平,子子孙孙都太平。”广东余仁杨对句时,竟以马长泰入联:“马长泰,龙长泰,龙龙马马真长泰。”虽然对得不够工整,但说明,马长泰的大名,早已全国知晓。 湖南岳阳楼侧,新辟岳阳楹联园,要入刻60副名联,从全国请了几十位名家来撰写。这分明是在搞“尖子赛”。马长泰以一副气势辉煌的联:“两字重千斤,可担当,堪称大任;一楼辉四海,因耸立,始见强邦。”入选,可谓出于名楼,高于名楼! 2007年8月10日《中国楹联报》在头版报道此事的消息中,把马长泰称为“国内外知名楹联家”,在孟繁锦、谷向阳、叶子彤、余德全等列举的九位楹联大家中,马长泰名列其中。此联已被收入《江南楼楹联大观》一书。 名联难写,名家难当。联家,特别是在楹联组织担任职务的联家,往往极少靠激情所至信马由缰,而马长泰却不然,2008年6月28日,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成立,开会在即,主席台两旁的对联还没有踪影,马长泰忙里抽闲,竟拟出一条合省情、顺民意、高屋建瓴、人见人爱的联来:“景观朔万年,地利天时,太行汾水两行字;联雨沐三晋,根深叶茂,古树新枝一树花。”其才气,令前来祝贺的联家、领导夸赞不已。 马长泰在中国楹联界大名鼎鼎,还在于他在楹联理论上建树多多。 他写过不少楹联理论和评析文章,如:《工真切顺 雄妙深新》,是评论杨振生楹联艺术特色的,但同时也是讲授楹联理论的。他认为,在文学大家族中,楹联是独立门户的一家,无从属上下,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与运行规则。他认为,作联,工、真、切、顺,是作联的基本功。他提倡“功在勤里,巧在熟里”“功在联内,成在联外”应当“联撰其心,联如其人”。 2010年春,山西运城市举办“108将”高级楹联培训班,请叶子彤、马长泰等名家授课,马长泰讲授的题目叫《作联要好美特深巧》。《对联》杂志从2010年10月号起在《对联教学》专栏分四次摘要刊登,有些楹联组织计划将这份材料作为楹联教材使用。他用“美特深巧”四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作联的要旨。他主张,要声律美、要思想美、要意境美、要语言美。马长泰是全国征联评委,先后为山西“国土杯”全国征联大赛、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山西运城海内外有奖征联、山西省六大建筑全国楹联征集大赛、纪念关公诞辰1850周年征联大赛等写过评析文章。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刊登后,都在联界引起较大反响。他所提倡、所主张、所反对的立场、观点等,都是在这些评析文章中自然流出。 作为联家,马长泰在坚持从事楹联创作、楹联理论研究的同时,还为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2008年6月28日,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正式成立,马长泰作法人代表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他先后举办了四次全国征联大赛,在全国很有影响,同时举办了高品位的联墨大展,并打造了玉门河公园廉政文化碑廊、霍州署等楹联文化景点。 为了使国粹楹联后继有人,得以传承,马长泰经常应邀下基层举办讲座传授楹联知识,如给运城全市108名创作骨干高训班讲课,给盐湖、永济、垣曲、平遥、汾阳等市县区讲课,给运中、艺校、永中、银杏等学校讲课。每次授课,他都针对不同对象精心准备,讲得生动活泼,易于接受。 “梅花香自苦寒来”,马长泰成为楹联大家,除了天赋聪慧,更有刻苦陶冶。正如他写在名片上的自嵌联所说:“路长鞭马,事泰留神”“长河惟及远,泰岳不言高”。 如今他虽是古稀之年,但每天比上班时还要忙,为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奔波,仿佛还有释放不完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