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小毛驴到开上桑塔纳轿车 ——我家6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作者:刘兴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如今的和谐幸福生活。今年,我们的共和国母亲将迎来60华诞,特别是30年来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春风化雨沐浴着每一个家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家庭和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一样,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仅说说我家60年来交通工具的变迁。 骑小毛驴出诊看病 在我的家庭档案里至今保存着建国初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和农业税、工商业税、购置农具的票据,从此过上了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的平安生活,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热情。我家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父亲在解放前曾在部队当过卫生员,他一边种地一边开医疗诊所,主要为十里八乡群众诊治外伤疮疖和内科疾病。随着生活的好转,渴望解决交通工具问题,1951年我家和西邻居张兴贵家合伙买了一头小毛驴,每户轮流各喂养半个月。就是这头毛驴,成为我家唯一的交通工具,农忙用于拉车耕地,农闲赶集上店用它购物驮粮,特别是外地来人求医出诊,父亲便背上药箱骑上毛驴就走,分文不收人们的出诊费,对于贫穷的百姓还免收医药治疗费,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父亲对这头小毛驴爱护有加,每逢出诊回来总是加草添料,每到夜间起来看看毛驴是否饿着。如果远道回来,父亲还守护着它休息。 村里第一辆自行车 1953年,我家在村头西洼种了三亩棉花,还打了一眼井,购买了水车,科学种植,秋后棉花大丰收,除去一年开支还节余下200多元钱。1954年父亲步行几十里到宁津县百货公司柴胡店分公司购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至今在家庭档案里还存着这张发票。自行车骑回家,全村各户纷纷来家参观这稀罕玩艺,一些老年人更是转转铃铛,摸摸车胎。父亲爱车如命,每天出诊回来便擦一遍车上的灰尘,存放在屋里,天天保持整车锃光如镜,他还坚持“三不骑”,即阴天下雨不骑、大顶风不骑、山崖爬坡不骑。 桑塔纳轿车开进家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春雨滋润着祖国大地,改革开放迅速改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1980年我们全家搬到县城居住,三个儿子均在临邑一中、五中念书,1985年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我全家办理了家属“农转非”,孩子们也先后参加了工作,并成家立业。1990年之后,开始购置了7辆自行车,两辆摩托车。2000年开始购置了电动自行车三辆。2005年购置了桑塔纳轿车一辆,两个儿子都考取了驾驶执照,还购买了4处带车库、储藏室的楼房,如今全家十一口人外出方便多了。我们全家不仅坐上汽车外地旅游,每年还乘坐飞机观光旅游。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展望未来,我们的日子会更加美好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