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本色 -----深深怀念曹济舟同志 曹济舟同志于1959年由部队转业到我队任队长,当时我队的名称是地矿部山东大队,后改为山东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质局801队。他本人前身是鲁西南抗日游击队队长,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他带领几十个人成立了鲁西南抗日游击队,当时在鲁西南一带提起曹队长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日本鬼子投降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转战南北,南到海南岛,北到新疆,立下了不少战功,转业来我们队时,经常佩戴着抗日战争勋章和解放战争勋章多枚。他来我们单位先后担任队长、书记,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什么事情都以身作则;对同志平易近人,特别是对野外工人同志更是关心、体贴、爱护。当时他作为一个行政14级的大队领导干部经常和野外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点真是难能可贵,更使我终身难忘。 我是1956年分配到地质部902队工作的,1958年春北京的904队和青岛的902队合并为地矿部山东大队,当时我在大队任测绘负责人,经常和这位老领导接触,所以他做得事情我比较清楚,现举出几件实例,足以证明这位老领导不愧为一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 一、到车间体验生活。他一到车间穿上工作服和工人一块修机器,从来不怕脏、不怕累,是一名出色的机修工。有一次一个工人同志不小心把他的脚砸伤,流着血他仍然坚持劳动,但他从不抱怨工人同志,并说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事故,后来他的脚一到冬天怕冷就早早的穿上了棉鞋。下班后和工人同志一块吃饭时,总是看到他排队排在最后,有时如果食堂的菜卖完了,他要点面酱大葱就行了。有一次一位热心的炊事员给他盛菜时盛的肉多,他叫这位炊事员另换一碗,结果弄的这位姓马的炊事员下不了台。 二、关怀野外职工。野外工人同志回到队部,只要是他碰上,总是跑到跟前问长问短,关心生产、关心同志,真是无微不至,当场拿出饭票、菜票,领到食堂就餐,当人们给他钱时,他总是婉言谢绝。在人们的心目中确实是一位好领导、好党员。因此,在大小四清运动中,从来找不着他,因为他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作为801队的书记,理应为专政对象,可是两派群众都保护他,在整个运动中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因为他在群众的心目中的威信太高了,丝毫找不出一点错误和缺点。 三、爱护人才。1959年底,我们队的测绘人员多,业务能力又强,当时地质局调我们一位搞测绘的同志支援原805队工作,接到通知后,曹书记很为难,放人吧真舍不得,不放吧上级有指示,只好把一位姓苏的同志放走了。他对我们说:“说真的,我们的技术人员我一个也不想放,你们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我们对上的财富”。到了1962年精简下放时,我们一、二、七三个分队合并为一个分队,大量的技术人员闲置,他为了保护一部分技术人员,与省局商讨,他把地质人员先调到原809队,该队是搞地质找矿的,需要的人多,所以把山东地校刚毕业的一部分学生调到809队,后来因工作需要都又回到了原单位,从而未被精简下放。我是搞测绘的技术人员,按当时的情况三个分队有四位测绘人员只需保留1-2名,而这四位同志中,有三位家在大城市,户口很难落,只有我家在农村,理应是重点下放对象,所以当时我的情绪不太好,曹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放期间派我带领一位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和另一名宣化地校毕业生到北京出差,等我们出差回来后下放也结束了。曹书记对我说:“培养一名技术人员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怎能随意下放呢,当时用不上,不等于以后用不上”。结果证明,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后来都成为了单位的栋梁。 四、离休后仍关心职工。1976年冬季,已经离休的曹书记外出遛早,走到我队的门口,看见三位新来的三位学生在门口等候,不知所措,曹书记走到跟前,问明情况,帮着叫门,安排到招待所休息,并买好饭菜票叫三位学生就餐,后来三位学生还他饭票钱时,他说什么也没要,他说:“我离休了工资不少了,而你们刚来正是用钱的时候”。这三位学生中其中有一位当上了我们队的副队长。 曹老虽然已经过世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使我终生难忘。 作者单位:山东地矿局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姓名:康国良 年龄:75岁 测绘高级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