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芳同志1942 年生,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自上世纪60 年代至今,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永葆为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敬老爱老,无微不至地照顾孤残老人,满腔热忱地帮助病困家庭,组织发起爱心公益活动, 不为名不图利,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11 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 年9 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14 年3 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 一、“ 共产党员做点好事哪能图回报!” 2002 年,孙茂芳退休了,不少人劝他, 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岁数大了,该在家好好歇歇了,可孙茂芳却不这么想。90 岁高龄的王炎大娘是孙茂芳照料时间最长的一位, 前后共17 年,直到老人去世。这位老人生前脾气有些古怪,对外人常有戒心,还动不动就发脾气。孙茂芳给她买来西瓜,嫌不甜; 买来牛奶,嫌凉;喂水烫一点,就大声喊道: “你是不是想烫死我!”面对老人的不断“刁难”,孙茂芳始终像亲儿子对待母亲一样关心照顾她。特别是在老人骨折卧床4 年间,他每天都去老人家中喂饭喂药、端屎端尿…… 老人临终前,拉着孙茂芳的手说:“你就是我的亲儿子!”老人要把价值上千万元的四合院和十几万元存款赠送给孙茂芳,孙茂芳却婉言拒绝说:“我有责任照顾您一辈子,却无权利要您一根草。” 十多年前,在街道组织的一次学雷锋活动中,孙茂芳认识了身患多种疾病的孤寡老人张美玲。他对老人说:“你身边没有亲人, 我就是你的亲弟弟,有困难尽管找我。”就这样,孙茂芳照料她整整13 年,雷打不动。一天, 老人对孙茂芳说:“听社区主任讲,你退休前是个领导,给我老婆子整天洗衣做饭、倒屎倒尿太掉价了。”“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服务不好才掉价,群众才会看不起你。”孙茂芳几句贴心的话语,让老人笑逐颜开。去年10 月,90 岁高龄的张美玲老人在临终前拉着孙茂芳的手说:“你是我这辈子最亲的人,感谢你照顾我这个老婆子这么多年,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院子里那棵石榴树是我专门留下送给你的。”孙茂芳对老人说:“我不能要。共产党员做点好事哪能图回报!” 二、“学雷锋做好事,可能一时吃亏,但最终是幸福快乐的” 几年前初夏的一个深夜,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孙茂芳。他开门一看,一名陌生的青年站在门前正在默默流泪,他急忙把青年让进屋里。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姓郑的青年曾在南京军区某部服役,1998年武汉发生洪灾时,已退伍的他又穿上没有军衔的军装回到部队参加抗洪抢险,还为灾区捐了500元钱。但他却在抗洪抢险中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这几年病情越来越严重。他这次是专程来北京治病,不料随身携带的3000元钱在火车上被偷,吃饭和住宿成了问题,危难之际他想到了“京城雷锋”孙茂芳,便四处打听找上门来。 听他道完事情的原委,孙茂芳赶紧到洗手间给他调好洗澡水,拿出自己的衣服袜子让他换上,老伴到厨房给他做好饭菜。小伙子在孙茂芳家整整住了一个星期,孙茂芳不仅掏钱为他看病,而且还陪他逛京城,在天安门广场留影,临走时又给他500元路费。小郑回到家乡后,饱含深情地给报社写了一封赞扬孙茂芳的信,信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医院工作的特殊环境,让孙茂芳接触到不少病困家庭,于是他萌发了扶贫帮困的想法。自1997年开始,他建立了“家庭助困基金”,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两三百元,之后每月的投入又增加至500元、1000元。现在,他和老伴虽已退休多年,收入明显减少,但孙茂芳认为,宁可自己日子过得紧一点,也要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人世间的亲情和温暖。他家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却摆了一张“救急床”。这张床曾经帮助过200多名来京看病的外地人。至今,孙茂芳用于各种助困的资金已经达到48万元。 “学雷锋做好事,一时可能吃亏,但最终是幸福快乐的。”孙茂芳说,他最难忘的是,一次在街头参加学雷锋活动时突然晕倒了,是6位小学生打的把他送到了医院。“幸福是什么?就是那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 三、“我就是要为雷锋精神作‘广告’,让雷锋精神传遍华夏大地” 孙茂芳学雷锋50年,刚开始时也是做好事不留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社会上曾一度存在着“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孙茂芳意识到:一花独秀终不是春。从此,他理直气壮地用自身形象为雷锋做“广告”。 在孙茂芳认看来,学雷锋是为党树碑、为民服务的一种好形式,他说:“我就是要为弘扬雷锋精神作‘广告’,让群众看到身边就有‘活雷锋’,让雷锋精神传遍华夏大地。” 从2000年开始,孙茂芳走出京城,实施“雷锋精神万里行”计划。河北、内蒙古、湖南、浙江……每到一处,他都联系当地劳动模范共同为民排忧解难。而他随身总是揣着一摞名片,走哪儿发哪儿。名片上除了个人照片还有电话、网址、邮箱、微博,他的学雷锋行动无疑是高调的。 “雷锋精神为什么不能做广告?学雷锋做好事本来就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的人越多,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就越大。” 于是,在日常的各种社会交往中,孙茂芳勇敢地面对着各种偏见和误解,随时随地宣传雷锋精神。有一次,他坐火车去石家庄作报告,有两个青年看到他胸前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张口就说“这人怎么傻里傻气的。”孙茂芳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回答说:“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傻子’太少了,只要我们的社会多一个这样的‘傻子’,就会多一分正气,多一缕新风。我就要挂着它,走到哪里挂到哪里。”一席话,说得两个青年连连向他道歉。 孙茂芳还有一个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说:“这么多年来,学雷锋已经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学雷锋让我生活得快乐、充实,做好事时间过得快,好事还没有做够,一晃72岁了。”只是这位72岁的老人仍然很坚定:“只要腿还能走,嘴还能讲,学雷锋就一天也不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