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指引和坚强领导下,英勇奋战建立了新中国,艰苦创业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改造,奋发图强奠定了国际地位、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腾飞。试看今日之祖国:国际地位大提高,综合实力大增长,社会经济大发展,人民政治、物质、文化生活大改善……。面对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谁不为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随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一系列大政方针逐步适应了我国国情,使人民生活得到了辉煌巨变,我的生活也越变越好,日新月异,步步登高。谨以住房的变迁为例,便可见一斑。 一、不能挡风遮雨的窝。 小时候,家里的住房不能挡风遮雨,全家人都希望能有个好的窝。1943年的秋天,细雨连绵,七天七夜未停,许多人家用秫秸插成“扫天娘娘”,祈求女神扫去乌云见晴天,但无济于事。我家的三间土房因年久失修,漏雨十分严重,屋顶滴滴答答,地上坑坑洼洼,屋里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也无济于事,溢出的水还是流的满屋泥泞,家具物品全都湿透了,仅有的粮食发了芽,收摘得红枣发了霉,只有炕上用竹竿和席头架起的一块顶棚下,保持了一块干爽之地。俗话说:“下雨漏房子,炕上躺着病娘子”。这是农民最麻烦最倒霉的事。从此,父亲下了决心,要翻盖房子。他说:“再苦再难也要有个挡风遮雨的窝,不能叫大人孩子再遭这个罪。” 当年冬季,父亲就开始做翻盖房子的准备,他赶集串村购罗一些便宜的旧砖、旧檩条等物料,还一早一晚背起粪筐到处捡砖楂。第二年春天又带我到湾边担水、和泥、脱坯,这些都是重活,我年龄小干不了,只能打点零杂。就是这样,也累得我难以承受。这一年父亲还借高利贷当了五亩地种棉花,准备卖了棉花变些钱盖房用,秋季棉花真的丰收了,全家人喜出望外。但当时正处于日本鬼子垂死挣扎即将投降的前夕,他们为了控制战略物资,强迫农民低价交售棉花。父亲为了多卖几个钱,在运河结冰的严冬季节,深夜里踩着冰凌到河西去卖棉,不幸被查获,不但把棉花没收了,还把父亲抓到局子里受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鬼子犬养下的伪军,又到我村挨家挨户翻棉花,他们轮枪持刀在我家到处穿刺搜查,把我们全家辛辛苦苦用血汗换来的几百斤棉花全部翻了出来没收了。这两次遭遇,使翻盖房屋的事成了泡影,父亲也大病一场,全家人精神上受到了很大伤痛,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地阴影。 庆幸的是,1945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解放了夏津县城,全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天换地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支歌唱响了四面八方,人民载歌载舞笑逐颜开,个个兴高采烈扬眉吐气,一派新气象。 不久,村里进驻了工作组,相继成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开始了搞土改、斗地主、分田地的群众运动。我家分了地增添了家具,生活日渐好起来。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准备和积累,盖起了五间北房,虽是土坯结构,但已是能够挡风遮雨的窝了,住起来比较舒适宽松。1948年,我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十多年后,父亲和弟弟在家盖起了另一座五间北房,虽然仍是土坯墙,但房顶是砖的,标准有所提高。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家里的孩子们富裕后又将原来的房子进行了翻修,房子全是砖瓦结构,虽然还是五间,但面积扩大了许多,明亮的玻璃门窗,宽阔富丽的大门楼,清洁平整的大院子,别有一番风光。 二、土房变砖房 1951年4月,组织安排我到县政府财政科工作,住上了公房,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还处于贫困拮据阶段,住房条件很差。我和同事小李住在一间十平方多一点的东屋里,宿舍兼办公。屋里有一个办公桌,两张床,办公桌置在当中,两张床一纵一横的摆着,我这张床和办公桌并列,床能当座位办公,对面是小李,有一把椅子,可以伏在桌上,小李那张床和办公桌有点距离和空间,来人时可以坐在床上。夏天里不仅闷热,每逢过午阳光就射进来,用雨搭遮一下,屋里光线就暗起来。虽然这样,但我们工作情绪很高,生活很乐观,并不觉得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5年,县政府机关新盖了一批南房,都是土坯结构的单间,而且是利用老政府大院的南墙盖起来的。我有幸分到了一间,还是宿舍兼办公,觉得特别高兴。1958年,我调到城关公社工作,仍住的是一间宿舍兼办公的土坯房,结婚时又当成了洞房用。1961年调县委工作,房子升了级,是砖瓦结构,面积也扩大了,但仍然是一间宿舍兼办公。后来有了孩子,变成了五口人,住房不足,就在外面租了三间东房。这种情况,直到1977年,机关上修建了第一批家属宿舍,才非常荣幸的分到三间砖瓦房,当时觉得简直像是上了天,乐不可言。 三、平房变楼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腾飞,住房制度进行了有效地改革,干部职工的工资有了明显的增涨。我家的住房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连升三级,平房变楼房,老楼房变新楼房:1992年用全家的积蓄修建了五间平房,砖瓦、水泥、钢筋结构,玻璃门窗,前后出厦,木板吊顶,院内红砖铺地,种上葡萄、石榴、香椿、花草等,形成了一个小花园。2000年,孩子们搞多种经济赚了钱,买了九十多平方的小楼,并进行了装修,水电暖齐全,让我们夫妇去住,在这里我俩享受了七年之久,2007年又搬了新居,住上了开发区新建的高标准的楼房,这是另一个孩子经商富裕后为我们专门购置的,面积有120平方,进行了精致的装修,购置了高档家具,实现了电器化,电脑、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一应俱全。这里的环境也十分优美,从楼上倚窗眺望,就能看到广阔美丽的花园,那碧绿挺拔的各种小树,那青青拢拢的小草,那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花朵,那飞来飞去的蜻蜓、蝴蝶、蜜蜂令人心醉;还有那喷池、喷泉不时喷雾、喷水令人深感清爽;运动健身器材摆放在花园的一角,有些老人、小孩在那里兴致勃勃的游玩,显得很有生气。到晚上,花园的彩灯红绿四射,又是另一番世界。我如今已年过古稀,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尽情享受,真是进入了人间天堂,特别是对我一个离休干部来讲,还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更感到登上了天堂中的天堂,享受着人间的福中之福。 我和我家住房的变迁,是和党联在一起的,没有党哪有国,没有国家哪有我,国强我才富。我今天的幸福,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和共和国旗帜照耀下得来的。我知恩,感恩,报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要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向我们敬爱的党和国家报恩! 作 者: 夏津县国土局原调研员、离休干部张缔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