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省长卸任当博物馆讲解员

2014-5-29 23:4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494| 评论: 0

摘要: 2011年10月5日,还处在“国庆”长假,浙江省博物馆内人流如织,参观者被一位讲解员的声音所深深吸引。只见一个身着黑夹克,外套一件博物馆志愿者红马甲的老人在饱含深情地作着讲解。这人不仅声音洪亮,更重要的是他的 ...

2011年10月5日,还处在“国庆”长假,浙江省博物馆内人流如织,参观者被一位讲解员的声音所深深吸引。只见一个身着黑夹克,外套一件博物馆志愿者红马甲的老人在饱含深情地作着讲解。这人不仅声音洪亮,更重要的是他的讲解收放自如,用词准确严谨,和听过的所有博物馆讲解不同,让大家觉得没有“背书感”。众人非常好奇,突然人群中爆出许多声音:“哎呀,这不是老省长吕祖善吗?”

   老省长退休去博物馆做讲解员

2011年8月,已66岁的吕祖善卸任浙江省省长之后,担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际上吕祖善已经退休。他便主动和浙江省博物馆联系,跟博物馆馆长陈浩说:“我也想来博物馆做志愿者。”

回忆当时的心态,吕祖善感慨:“省长卸任后,虽在全国人大那边挂了职,但轻松了许多,自认为有能力、有时间还可做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原本,吕祖善想去做环保志愿者,也想过去浙江美术馆做志愿者,但自认美术方面基础不好,便想来浙江省博物馆讲讲自己原本就感兴趣的浙江历史。

知道吕祖善到博物馆当志愿者、做义务讲解员,吕祖善的老伴、儿子、儿媳和姐姐,都来到博物馆现场给他捧场、助阵,全场旁听。

即将卸任退休时,吕祖善就考虑离任之后的闲暇做些什么。目前国外有很多公务员退下来以后,做志愿者,做一些公益事业,他为之心动。于是,吕祖善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接受培训后,成为博物馆700多名志愿者之一。

祖籍浙江诸暨、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的吕祖善,曾在农场、工厂工作过,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退休后,吕祖善对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浙江是我的家乡,是浙江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培养了我。宣传浙江,服务浙江,我义不容辞,这也算为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再出点力。”

“老吕把做义务讲解员这‘第二职业’很当一回事儿。”吕省长的老伴说,“每次讲解前,老吕都要认真做准备。家人也非常支持他,好几次大家还七嘴八舌评论他哪段讲得生动吸引人,哪些还较欠缺,哪一段需要简洁,哪一些需要补充。”

    每次讲解做足功课精心准备

尽管没有当省长时的繁忙,但吕祖善的工作日程仍然排得较满,“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兼任着浙江省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业余闲暇时常常要去博物馆当志愿者……2013年9月24日,老省长又要去浙江博物馆武林分馆做讲解了。

上午9点,离吕祖善开始讲解还有半小时,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分馆早已人头攒动。大厅左侧,竖着几块内容不同的告示牌。几位年轻人指着其中一块告示牌咨询工作人员,当证实告示牌上提示今天讲解者就是老省长吕祖善时,很多人顿时兴奋地向3楼报告厅走去。

9点25分,近20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9点30分,吕祖善穿着略显紧身的红马甲志愿服准时走上讲台,打开他自制的124页电子演示文档,讲解起“越地长歌——璀璨的浙江历史文化”:100万年前的史前浙江到100年前的近代浙江,是一部自强、拼搏、创造的历史,从几起几落的发展史到如今的富庶繁荣,印证了浙江人的务实……

这已是吕祖善第32次在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副馆长雍泰岳轻声向观众介绍:老省长第一次到博物馆做讲解员时,整整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按照他的提醒,博物馆很低调,只在博物馆网页上发了一个信息,但没想到,还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吕祖善第一次当志愿者,听他讲解的是浙江工商大学到博物馆开展假期实践活动的20多名大学生。他当时讲解的内容是近代浙江发展史,内容很丰富、很精彩。但毕竟是第一次,老省长显得有些不太自在。他讲完后多次问同学们:“这样讲听得懂吗?哪里还没有讲清楚?”同学们刚开始都不相信省长退下来会在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当弄清楚确实是老省长吕祖善时,都赞许地点点头:“老省长讲得很棒,听得懂!”随后便蜂拥而上,要求老省长签名、合影。

最初几次,吕祖善讲解完总觉得不过瘾,“还有太多东西想讲”。在陈浩印象中,老省长“自我要求很高”,总想要多讲一些、多学一些,做志愿者之后,他曾坦言:“原本以为自己对浙江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越讲越发现浙江历史底蕴深厚,不懂的太多。”

于是,吕祖善从博物馆借了不少资料,几乎每一件陈列文物的背景,他都细细梳理了一遍,有问题,就查资料,还来馆里找专家请教,有时常常花几个星期,准备一份“更全面”的讲解词。所以,每次讲解前,吕祖善都会很用心地做足功课,精心准备。2012年,他讲了18场;2013年讲了20场,基本上是一个月去一到二次。 “一开始我用的是博物馆给的讲稿,现在,我自己每次编写了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讲解稿。”吕祖善感慨,“我对当志愿者很有兴趣。我自己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对历史多了一份敬畏。”

常常,他在讲座的最后,都会提出两个思考题——“浙江靠什么把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今日最富裕繁华的地方?”“走中国路、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应该传承先人的什么精神?”停顿十多秒后,他就会先说自己的观点,供听众参考,“抛砖引玉”。

“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退下来以后,还是回归老百姓的本分吧,做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我不喜欢退下来以后还经常参加这个会那个会,当这个长那个长的,我很乐意当名志愿者。”吕祖善乐呵呵地说。

    成为获表彰志愿者之一

为了做好讲解,吕祖善忙得不亦乐乎。除了翻阅不少资料外,他还多次求教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老师。那些老师说,老省长自己编写PPT,第一次是到浙大历史系讲的,目的是去求证、求教。看看讲的历史事实和观点对不对,还应做哪些修改和补充。面对好评,吕祖善多次说他这个讲稿是得到很多专家、学者支持帮助的。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为了下一次的讲解更全面、更准确,老省长会利用数个星期里的闲暇,讨教、收集、消化相关材料。”吕祖善对博物馆几乎是逢馆必进,他走遍了浙江省内各类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全国各地的省市博物馆也去过不少;只要和浙江历史有关的,他都记得。出差间隙从不漏过。2012年两会期间,吕祖善特意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史前历史馆,留心每一件与浙江历史有关联的文物。

台上,娴熟地借助PPT,吕祖善从浙江史前的水稻种植,讲到他曾在中南美洲参观过的古玛雅文化的史前玉米种植;从唐代之后的浙江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延展到他在日本参观江户博物馆看到的展品;从浙江文化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王阳明,推荐大家去贵州修文县东栖霞山的“阳明洞……谈到南宋思想家吕祖谦提倡“经世致用”,吕祖善将它解释为“理论联系实际”;谈到永嘉学派重商,吕祖善说“温州人祖宗就有生意基因”;谈到元代浙江的丝绸业和瓷器业由官办转为民办,吕祖善认为,浙江民营经济源于元朝;谈到明代浙江出现许多市镇,吕祖善又联想到了浙江的县域经济……

2012年10月22日,吕祖善在浙江省博物馆报告厅,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做了2个小时的讲座之后,还不忘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商量,认为自己的PPT里“唐代浙江西道、东道”和“宋代浙江西路、东路”的地图不够完美;他拿出一张浙江省测绘部门提供的光盘,请工作人员把其中有用的地图,**自己的讲稿课件里。

“现在,老省长已经是浙江历史文化讲演的专家了。他做的PPT也包罗万象,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构架。”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裴媛媛说,“专业讲解员需要掌握每一件文物的具体特征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故事,老省长的讲解大多数是从更宽、更高的视野去审视浙江历史脉络,这种视野不是我们专业讲解员能达到的,也是我努力学习的方向。”

2013年5月13日,浙江省博物馆举行2012年度优秀志愿者表彰会。吕祖善以志愿服务136个小时,列个人志愿者服务第15位。颁奖会上,博物馆这样评价作为志愿者的吕祖善:“他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优质的讲解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他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吸引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士成为浙博的志愿者。”和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志愿队队长、电气技术人员、23岁的朱韬等22名获表彰的志愿者站在一起,吕祖善捧着荣誉证书,笑得那么灿烂。吕祖善说:“如果时间允许、身体允许,我会把讲解员一职向艺术馆、图书馆等地延伸,尽可能多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在资源并不丰富,却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大省当省长13年,浙江人评价吕祖善有勇气、有智慧。今天,在“辉煌”之后趋于平淡,吕祖善退休后选择做志愿者这么一种生活方式,何尝不更具有勇气和智慧!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