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曾说:“人生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北师大校园,学生们总爱称他为“博导”。他则说:“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 他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时说:“书协主席这茅坑可不好蹲。”几年后,他卸任时说:“我这书协主席的帽子可以摘了。”有人问:“谁是接班人?”他先问人:“你蹲茅坑拉完了干什么呀?”在得到“擦屁股走人”的回答后,他笑着说:“这不结了?总不至于蹲完坑站在一边守着,看谁在这坑位蹲下后才走人吧?” 1991年春节前夕,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派人给他送去一只玩具熊猫。他见了立刻“哇”的一嗓子,老顽童似的惊喜,一把抓过来在脸上揉搓。 他在66岁时自撰墓志铭,字里行间充满诙谐幽默:“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去世前,他把卖字画所得2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学校,自己却居于陋室。去世后,他留下了满满一柜子遗物,人们以为留下的一定是珍贵的字画等文物。等柜子打开后,完全出乎意料,那是一柜子的儿童玩具。 启功先生93岁的一生可谓饱经风霜,劫难多多。他幼年丧父,中年丧母,老年失去老伴儿,一生无儿女,还曾被打成右派。有人问他:“你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不幸,为什么还这么开朗、乐观、快乐,有何秘诀?”他的回答是:“不温习烦恼。” 如果能像启功先生那样,既努力寻找乐子,又拒绝温习烦恼,就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为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不需要拥有的多,只是需要计较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