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镜头对准群众

2014-5-30 00:2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41| 评论: 0|原作者: / 兰考 于向葵 图 / 刘俊生

摘要: 焦裕禄病逝后,曾任兰考县委新闻干事的刘俊生一直致力于宣传焦裕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近日,笔者采访了年已80岁高龄的刘俊生老人。说起认识焦裕禄、跟随焦裕禄、拍摄焦裕禄的往事,虽然已过了50个春秋,老人他至 ...


焦裕禄病逝后,曾任兰考县委新闻干事的刘俊生一直致力于宣传焦裕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近日,笔者采访了年已80岁高龄的刘俊生老人。说起认识焦裕禄、跟随焦裕禄、拍摄焦裕禄的往事,虽然已过了50个春秋,老人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1962年冬的一天,天空不时飘着雪花,焦裕禄穿着破旧的棉衣,戴着一顶“火车头”棉帽,来到兰考县委。他把行李往县委会议室一放,就参加了全县**干部会议。当时,刘俊生是会议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看到焦裕禄。焦裕禄面庞清瘦,却很有精神。当时主持会议的一位县领导介绍了焦裕禄:“同志们!这就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下面先请他给大家讲讲话。”一阵掌声中,焦裕禄说:“我刚到兰考,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贯彻地委会议精神,我初来乍到,还是共同学习,听听大家发言吧!”于是,他就坐在旁边听大家一一发言。

第二天,也就是刘俊生再见到焦裕禄的时候,县**干部会开始分组讨论。刘俊生跟随焦裕禄参加城关公社老韩陵大队组的讨论会。为及时了解老韩陵村的生产救灾情况,会议一结束,焦裕禄就到老韩陵村调查情况去了,这就是穆青在长篇通讯中写的一句话:当人们知道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调查情况去了。

作为县委通讯干事的刘俊生,经常随焦裕禄一块儿下乡搞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刘俊生每一次都被焦裕禄的话语和扎实朴素的工作作风感动着。每次下乡时,焦书记都说一句:“带着你的照相机。”但是每当要给他照相时,他就不干了,总是那句话:镜头对准群众,多拍人民群众。

1963年9月初的一天,刘俊生背上相机骑着自行车到老韩陵村找焦裕禄。在大队部见不到村干部和焦书记,群众说他们都去北地干活了。刘俊生骑上车子就追过去,一出村,看见七八个人正在地里干活,走近了才看见焦书记正蹲在地里拔草,这场面不仅感动了群众,也感动了刘俊生,他放好车子,拿出照相机,趁焦裕禄不注意,拍下了一张焦裕禄的照片(图1)。据刘俊生回忆,老韩陵村是当时兰考农业生产的典型村,县里用救济款从山东调拨来的几千斤花生就在这里试种。9月正是花生结果的时节,焦裕禄来到老韩陵村,主要是检查示范田里的花生种植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秋季,老韩陵村的花生喜获丰收,焦裕禄自然非常高兴。

1963年秋,一天下午四点多钟,刘俊生跟随焦裕禄和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孟庆凯,在胡集村南查看泡桐树的生长情况。焦裕禄和孟庆凯在前面走,刘俊生挎着照相机在后面跟,焦裕禄指着林子说:“你们看,我们春天栽的泡桐树都成活了,棵棵都长得旺滋滋的,十年以后就变成林海了。”他走到一棵小桐树前,用手抚摸着。旁边的孟庆凯说:“焦书记,我有个心愿,在心里搁好久了,我能跟你合个影吗?”焦裕禄说:“咱拍照片有啥用?”一听这话,刘俊生再也按捺不住了,说:“焦书记,如果把你和群众在一起劳动的情景拍下来,这对他们的鼓舞不是更大吗?”焦裕禄听他说的在理,就哈哈笑了起来,说:“好!好!叫你拍,叫你拍。”

这时天已经快黑了,旁边有人问焦裕禄要拍什么样的照片,焦裕禄笑着说:“我爱泡桐,就在泡桐跟前给我照个相吧!”他双眼深情地望着前方,就在这一刻,刘俊生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令他难以忘记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经焦裕禄同意拍摄的唯一照片,也是他人生最后一张照片。

“镜头对准群众”并非谦词,是焦裕禄的心里话,也是他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刘俊生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宣传焦裕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到底,这也是我的心里话。在这个事业上,我永不退休!”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