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看似简单的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然而,改变的不仅是市民的出行方式,更是马鞍山这座城市的蝶变。图片来源:马鞍山老干部微信公众号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马鞍山市并无出租车,当时大多数群众出行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为主。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公交车每天就那么几班,线路也少,如果要乘坐则要等好久。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马鞍山公交在不断发展壮大。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目前,马鞍山市公交线路逐年增多,48条营运线路覆盖城区,644辆公交车穿梭运行,线路总长达到541公里,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1985年,马鞍山市第一辆出租汽车菲亚特牌小轿车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当时马鞍山市城区规模小,人口少,出租车发展缓慢。1994年,全市出租汽车增长至200余辆,车型基本上都是“黄面的”。到1997年上半年,出租汽车数量突破2000辆大关,夏利车也悄悄出现在出租车行列中。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图片由马鞍山市档案馆提供,1997年下半年,我市规定冻结新增出租车投入运营,要求更新出租车、个人购置自备轿车要提高档次,达到类似捷达、桑塔纳的水平。截至2005年,我市出租车始终保持在2298辆,更新桑塔纳或同档次车型达2200余辆,档次结构上了一个台阶。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为加强出租汽车客运管理,不断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我市制定印发了《马鞍山市出租汽车客运规范服务实施细则》,并于1997年对全市近2300辆出租汽车统一更换以“8”字打头的出租汽车专用车牌,统一规范其顶灯、车身字样等标志。2004年10月起,市运管处在全市出租车行业中启用新式《服务证》;2005年由全面推行保洁制度;2017年9月,出租车软硬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一键报警装置、LED顶灯信息发布装置、电子服务卡、语音提示和服务评价系统成为“标配”。

从载客三轮车到公交车网约车的变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的出行方式进入了马鞍山,人们在享受新生事物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它们与原有出行工具之间的平衡。2017年7月25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马鞍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相继出台,后者于当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网约车戴上了“紧箍咒”,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