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现有党员35人,设党小组3个,艺术团团员86人,成立16年来,始终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办团方向,共编排喜闻乐见的节目100多个,开展公益演出460多场,累计观众10万多人次,2014进行重组以来,健全组织架构,规范队伍管理,坚持精品节目立团,坚持重大活动参与、重大节日自办、重要比赛走出去。2015年6月至今坚持“月演月精彩”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已经自办大型公益演出13次,参加县市重大活动公益演出12次,自办活动演出人员均在50人以上,每次观众300多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已经成为鱼台县群众文化活动示范引领的基层党组织品牌。
一、活动起因
鱼台县老年大学学员多来自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甚至思想进步、身体健康的农村老年朋友,他们最大特点就是其个性和爱好得到自由舒畅的发挥,多数学员年轻时曾酷爱艺术,渴望有机会进入艺术表演团体,虽然种种原因最终无缘进入,但他们仍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艺术表演活动,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更渴望有一个平台,圆自己的一个“梦”;参加公益演出活动无疑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才华,回报社会,更重要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享受快乐,感知幸福,提升品格。
随着老年大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先后开设了音乐、戏曲、舞蹈、曲艺、文学等班级,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再优中选优,百里挑一成为艺术团的骨干,他们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是老年教育成果的实证性体现;艺术团的系列演出实际上已经是老年大学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的形象展示,对老年群体乃至社会各界具有典型的说服力,也体现了基层离退休党支部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各地老年大学的实践说明,要办一所好校、名校,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而艺术团队恰好是优秀人才的一个集群,一个实力系统,一个金字招牌;鱼台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把创品牌作为己任,挑选班级文艺骨干先后成立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独唱队、太极表演队、器乐队和其他才艺队,经过刻苦训练,虚心求教,进步很快,创作编排反应本土文化、经济发展、弘扬正能量的节目,每月都举办或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每年平均30余场次,观众每年达30000人次,艺术团迅速成为鱼台县老年大学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展示教学成果需要它,汇报演出需要它,服务社会需要它,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对外宣传更需要它;艺术团的公益演出为学校争得荣誉和知名度。
二、具体做法
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指导团员们认真排练,多措并举提高节目质量和演出效果,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精选人才,提高素质。为了艺术团公益演出活动的顺开展,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积极制订公平、公正的团员选拨制度,在技艺为主的前提下,坚持德艺双馨的原则选拨身体健康、品德高尚的中老年朋友加入艺术团;去年通过考核,选出合唱小队和个人演唱突出的人员,并会同老师一起积极培养,不仅壮大了队伍,提高了素质,而且促进了艺术团的快速发展。
名师授教,精排节目。为了排练精彩节目,确保节目常演常新,鱼台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聘请县剧团原业务副团长、著名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亲传弟子、鱼台县戏剧家协会主席康霞任艺术团名誉团长、戏曲队指导教师,选拨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组织能力强的学员刘召训(罗屯信用社原主任)任团长,聘请音乐家协会主席、曲艺家协会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任指导教师;充分挖掘鱼台县的湖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孝贤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的观众,编排创新节目内容。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名师指导,为老同志的展演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支持,让老同志在老有所乐的同时,每年都能排出5-10个精彩新节目,这些精彩节目的登台深受群众欢迎,为艺术团添了光彩。
公益演出,一心向党。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把公益演出作为全团离退休党员保持先进性、坚持两学一做的必修课,积极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典歌曲联唱活动,举办庆七一文艺演出、美丽乡村“清洁庭院”巡演、老人节慰问敬老院演出等,开展送文艺下乡村,先后走进老砦镇后六屯、边庄村,罗屯镇八户村开展惠民演出;走进唐马镇敬老院、王鲁镇敬老院、鱼城镇敬老院等慰问演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传承湖西革命老区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县内大型庆祝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弘扬了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艺术团公益演出为鱼台县孝贤人物颁奖、春节晚会、庆祝21届环卫节等重要活动助阵义演,既活跃了现场氛围,又有力地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随着艺术团知名度的延展,公益演出活动还走进农商银行、佳客多购物广场等企业,与企业“联姻”,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成为推动文化养老活的主力。
三、取得成效
“月演月精彩”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以来,老年大学艺术团党支部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团员的思想不断进步,技艺大幅提升,老年大学及艺术团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努力实现老有所乐、丰富生活、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目标,把艺术团党支部打造成老干部、老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新阵地,引领领老年大学艺术团成为孝贤故里的一张文化养老名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该艺术团精英人才、精彩节目层出不穷:张桂荣演唱的歌伴舞“前门情思大碗茶”1月13日被县委“十大孝贤人物”颁奖活动选用,舞蹈队“青春活力健美操”先后在“银龄杯”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济宁“银龄杯”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山东省第二届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优胜奖;鲍秋兰表演的戏曲“盘夫索夫”在济宁戏曲票友大赛中获“十大名票”称号,由缪丽、孙玉珍表演的“花打朝”在济宁票友大赛中获二等奖;艺术团合唱队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典联唱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在几年的公益演出和艺术实践中,县老年大学艺术团为社会大合唱书写了和谐音符,提高了自身艺术水平,体现了自身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