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集聚社会力量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老党员余热,发掘“五老”能量,更好地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2015年3月,荣成市创新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中心,设立指导中心党支部,将每月10日定为“红色关爱日”,组织老党员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一、具体做法
指导中心党支部成立以来,积极顺应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紧扣加强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坚持以活动引领来提升工作实效,有力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开展。
一是全面开展两史教育。先后组织带动400多名老党员走进校园,为学生讲革命故事,让学生了解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发展史,激发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热情;同时,以“传唱英雄故事”、“向英雄表决心,为祖国做贡献”等系列题材为主题,组织抗战老党员与学生代表一起召开座谈会,各抒感想、交流体会、展望未来。去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响应市关工委号召,指导中心党支部组织中小学生600余名,在市民文化广场开展“百米长卷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为使党史国史教育常态化,加强青少年对近代史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在市关工委的安排下,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德胜牵头组织编写《中国近代史五字铭》,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用简明的五字诗表述出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我市将每年2月份确定为“尊老敬贤活动月”,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今年指导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 征文比赛和“我为长辈做件事”摄影活动,共征集征文作品446篇,摄影作品99幅。指导中心党支部还经常组织老党员走进校园,以赠书、赠画、赠书法、唱京剧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老党员与孩子们一起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展评活动,让孩子们以青少年的视角和感受,讲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分享真实感受、探讨美德内涵,引导青少年争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三是开展法制专题教育活动。着眼于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在市关工委的指导下,指导中心党支部积极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组织老司法、老公安等百名法制辅导员进校园,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普法对象,宣讲法律法规70余场。今年,指导中心党支部在实验二中、二小搞了一个家长、老师、孩子参与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犯罪与从小养成的恶习有直接关系。受到启发,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德胜创编了《预防青少年犯罪三字歌》,以三字歌的形式、配上卡通画,非常贴近青少年生活,易懂好记。指导中心党支部将《三字歌》制成展板,到各中小学巡回宣讲,效果特别好。目前,已经宣讲了27所学校,送出《三字歌》小册子1000册,大受老师学生家长的欢迎。省级关心下一代刊物《关爱》第5期全文刊登了《三字歌》文字版。
二、取得成效
为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指导中心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每月初制定本月活动的详细计划和配档。如今,“红色关爱日”活动已经成为关心下一代指导中心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来,指导中心党支部积极引导集聚社会力量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承担起了市关工委办公室业务探索创新、树立业务工作样板、引领落实全市总体业务工作;对镇街、城区等关工委基层组织进行业务示范推广、活动组织和工作指导。
目前,在支部老党员的引领下,已经建立起拥有3000多名“五老”志愿者的人才信息库,组建了30多支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创业就业指导团等“五老”特色团队。组织开展两史教育上千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0多场,开展法制教育7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达10万多人次;向学生捐赠红色书籍2000册、各类书画作品600多幅,送戏曲28场。迎接了国家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韬、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崔曰臣、威海市关工委张璞、张立新等各级领导的多次视察指导,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获得启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老党员是国家的财富,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将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解读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从中学会珍惜生活、感恩社会,在正能量的氛围感染下,健康成长,将来报效祖国。
关工委指导中心深入学校开展两史教育
第三实验小学学生走进指导中心参观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三字歌》
关工委指导中心老党员走进蜊江小学开展法制教育
关工委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德胜为学生进行京胡技能培训
关工委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孙德胜走进幸福街小学开展“好字好人生”专题讲座
关工委指导中心老党员走进幸福街小学开展法制教育
老党员们走进石岛实验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离休老党员夏吉琅为荣成市蜊江小学的孩子们讲述侵华日寇在荣成犯下的滔天罪行
老党员指导学生练习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