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党旗添光彩

报送单位:新泰市平安协会党支部 2016-07-20 14:59:46

    新泰市平安协会于2008年6月成立,有单位会员18个,个人会员57名;2010年6月30日建立了市平安协会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近年来,市平安协会党支部以“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主题党员活动日为载体,积极参与全市社会治安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突发事件处置、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为全市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平安协会成立的起因

    新泰市地处工矿区,人口多、地域大,经济发展快,社情民意复杂。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警力不足、资金短缺、治安防范薄弱的问题突出。06年2月,汶南镇55名民营企业法人自发组建平安协会,筹集会费48.5万元,扶持经济落后村组建巡逻队看家护院,配合公安部门在镇区主要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施,运行3个月后,可防性案件同期下降80%。06年5月,新泰市委政法委在汶南镇召开平安协会建设现场会,在全市进行推广,东都、青云、羊流、泉沟等乡镇街道纷纷组建平安协会,发动群防群治。07年5月,回汉聚居的禹村镇成立平安协会,广泛吸收回族会员,调解回回、回汉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平安协会进入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阶段。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统筹抓好平安协会建设,08年6月,新泰市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县级平安协会,指导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和行业部门建立平安协会。平安协会运行五年来,职能由最初的为群众看家护院逐步拓展到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突发事件处置、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截至目前,全市20个乡镇街道已全部成立平安协会,772个村组建了平安协会分会,电力、教育、卫生建立了行业平安协会,共发展单位会员1326个、个人会员1.5万人,初步建立起市、镇、村、行业四级网络化组织体系。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等“三老”会员,长期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对组织、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来自基层,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威信高,在处理涉稳问题上,既能做到正确理解和贯彻党委政府的意图,依法依政策妥善解决,又能充分利用地缘、人缘、情缘、血缘的优势,用群众便于接受的方式,依情依理沟通协商,使各类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有效化解。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平安协会共参与并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000多件,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00余起,结服各类疑难信访积案60余件。

    二是参与社会治安防范。2008年,市平安协会拿出100万元会费,帮助镇村建立专职巡防、联户联防等五种形式的巡逻队伍;市平安协会会员单位供电公司投资927万元,为农村安装3万盏“平安灯”;2009年实施了投资5700万元的“天目工程”,其中市平安协会会员单位联通公司投资4700万元,市乡财政和平安协会筹资1000万元,在全市农村共安装电视监控探头1200个,实现了重点控制部位全覆盖、治安情况实时监控。另外,市平安协会还扶持出版了《平安文化漫画系列手册》乡村版和中小学版,在120个村建成了“平安文化墙”,增强了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矛盾激化的表现,妥善处置好突发事件,对维护基层稳定至关重要。平安协会会员乡情浓、人情厚、人脉广,能够发挥作为“第三方”的超脱优势,及早摸清突发事件的事态缘由,梳理出处置问题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不仅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民怨、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做到慎用、少用或不用警力,起到“防浪堤”、“减压阀”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坐镇指挥、平安协会先期介入、公安队伍压住阵脚、基层党群组织迅速跟进的“立体三角架构”处突机制,从组织领导、决策指挥、现场处置、善后工作到整个社会面上的稳控,环环相扣、互动联动,构建起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完整工作体系。2008年以来,各级平安协会共参与化解群体性事件隐患和苗头90余起,妥善处置突发事件48起,无一引发大的问题。

    四是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平安协会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平安协会积极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助党委做好对群众的政策宣传、思想疏导和说服教育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汶南镇新都社区在实施社区改造时,让村里四大家族的四个协会会员代表全程参与宅基丈量、拆迁补助、工程监督、新房分配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和谐拆迁,加快了社区改造进程。东都镇围绕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机械制造再制造大项目建设,组织西都平安分会30名会员参与西都社区搬迁,搜集社情民意,对有精神病的、病重卧床的等5户困难群众的合理要求,及时反馈给拆迁指挥部,使得安置和补助更加合理。28天的时间完成了326户拆迁任务,没有出现一例闹事上访,确保了大项目的顺利落地和投产。

    三、几点启示

    一是准确回答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谁”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根本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平安协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点,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形成了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是准确回答了维护社会稳定“依靠谁”的问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推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稳定的巨大能量。平安协会提出了“人民治安人民办、社会稳定社会管”的响亮口号。社会各界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较强协调能力的人构成各级“平安协会”的主体成员,尤其是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三老”人员成为各级“平安协会”的主力军,在参与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和民力,确保了平安协会的生机与活力。在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平安协会贯彻了以尊重人格、理解人性、关注民生、保障人权、体恤民情为基本内容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三是准确回答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果谁来享受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目的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根本是服务群众。协会在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础上,协助配合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广大群众从平安协会建设中得到了实惠,享受到社会稳定的成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