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起因
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中心,大棚蔬菜种植的数量、规模、技术等位于全国领先地位。为积极响应寿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再出发”战略,进一步提高菜乡农民蔬菜种植的技术含量,更好地服务全市农业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寿光市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2015年8月份开始,积极发挥老干部、老专家的专业所长和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了以“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科技助农日”活动,尤其在今年“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党日活动与“科技助农日”活动结合起来更加引向深入,大力助推寿光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具体做法
(一)以“五下乡”为活动内容,贴近乡村服务农民
为开展好首个“科技助农日”活动,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丁金水多次与局领导沟通,得到了大力支持。2015年8月20日,以“农业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农产品检测下乡”、“农业普法下乡”、“结对扶贫下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助农日”活动正式开始。此次活动为期一年,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号为活动日,共分成5个“科技助农日”服务小组,每个小组在每次活动中负责2个村,通过现场指导、培训授课、宣讲法规、解疑释惑、发放宣传材料、演示优劣农资产品等活动,使广大农民朋友受益匪浅。当日培训基层农民800人以上,现场解决疑难问题30多个,联系放心农资订单3万多元,并给农民朋友们提供了20多条蔬菜种植和大棚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突出科技种植主题,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保障
针对寿光市蔬菜大棚区域性种植比较强的特点,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老干部、老专家分类编组,擅长施肥的、擅长病虫害防治的、擅长提高坐果率的,在开展“科技助农日”活动时,轮流培训农民朋友,重点讲解科学建设温室大棚、控制棚内温度湿度、菌类药代替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有机肥料的使用、无土化栽培、如何提高坐果率等内容,从而生产出高品质蔬菜,提高产量。每次培训授课结束,老干部、老专家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后只要农民朋友遇到种植方面的难题就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
三、取得成绩
活动开展以来,5个“科技助农日”服务小组积极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目前,已到15个镇街的40多个村开展服务。对小麦、蔬菜、果树生产管理提出了及其宝贵的意见,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2次,印发农业技术明白纸3000多份,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现场为群众解答生产技术难题600多个。80多岁的老党员、老专家朱振华喊出了“夕阳无限好,仍是奉献时”的口号,进一步鼓舞和带动了较为年轻的退休干部,自己围绕寿光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改进大棚模式、节约土地资源、育种研发与推广相结合”的意见建议,被全市认可。
参加这次活动的28名老干部、老专家、老党员把“科技助农日”活动作为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主动进农户、到田头、入大棚,手把手向农民朋友传授技术。寿光电视台也对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这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高度赞扬老同志们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展现了新作为,传播了正能量。
四、活动启示
这次“科技助农日”活动是寿光市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际行动,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作用、传播正能量的缩影。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知识,解答了农民朋友的诸多疑问,指明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方向,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同时,也为寿光蔬菜生产贡献了力量,助推了寿光蔬菜再出发的进程。
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国家建设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政治信念坚定,对党依旧忠诚。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上,但仍然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不计报酬。我们年轻同志要学习离退休干部这种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全社会也应广泛形成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的良好社会氛围,思想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
一位参加这次活动的离退休干部说:“我还没有感觉到自己老,上班的时候也是干这样的工作,现在还能为菜农做点事,我非常高兴,这样的活动以后还要多开展。”几年来,寿光市农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党员、老专家共参与粮食、果品、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各类技术短训班80余期,参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知识培训班50余期,受邀到外省市授课讲座30余次,进一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离退休干部进一步发挥作用,可以说是一件互惠双赢的好现象,老干部工作部门要不断创造条件,正确引导,以民为本,为民造福,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棉花高产技术培训
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班
培训班上的农民朋友
指导大棚桃子生产
指导辣椒种植
指导棉花生产
指导小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