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五年来我生活的变化,那可真是太大了!先不说家庭的富足,日子的甜美......,只说说我的精神生活的改变,就可见一斑了。
说来话长,五年前,也就是2012年,为纪念我国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三十周年,山东《老干部之家》杂志专门新辟了说说“我的离退休生活”征文栏目。这让刚刚从退休后的迷茫中走出来的我,着实的“有感”了一番。于是,兴之所至,就信手投了一稿。嗬!真没想到,该栏目登载的首篇征文,竟然就是我写的这篇《退休不如退“修”》!(见2012年第三期《老干部之家》杂志)。文中,我讲述了自己退休后从放松、放纵、无为、无聊,到重新振作,并再次“壮心不已”的转变;提出了退休的“休”,不能是休止、休息、罢休的“休”,而应是那个寓有“修整、编撰、研习”等积极意义的“修”,故退而“休”之,不如退而“修”之!于是乎,根据“修”的含意,我给自己定了几个“修”的目标。而其中的一个,就是研习国学,自修诗词。
为了学好诗词,我决心先学电脑。电脑这新玩意虽有点桀骜不驯,但终于,我还是驾驭着它登上了网络这个平台。我首先登录了正能量足的山东“老干部之家网”,在其“诗词雅阁”上与诗友们共同学习探讨。白天我忙里偷闲,有空就炼字敲韵;晚上心无旁骛,得暇便上网切磋交流,日日乐此不疲。渐渐的,那种百无聊赖的感觉没有了,心里充实起来,日子好像过得快了,时间似乎也不够用了。于是,就又想起了欧阳修的“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的名言。心想,古人对时间尚且如此抠门,吾辈何乐而不为呢?我用“三上”的精神去学诗,果然受益匪浅!
五年来,我把《老干部之家》网当做我的家,并一直在《家》网当着版主。诗词陶冶了我的志趣情操,学习丰厚了我的文化底蕴。至于工作表现嘛,——嘿,咱还当过“家网明星”呢!
为了能和更多的诗友交流切磋,我还在《可爱老人网》上当过诗词版主。后来觉得不过瘾,就又登录了《中华诗词论坛》这个全国的大平台。并担任了其中两个栏目的版主和特邀版主。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我有这“三上”的妙招,故而除了阅帖、评帖外,还能时常的发点新作呢!
“诗乃心之声也”。这些年,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我用诗的语言来抒发我的赤子情怀。我写了《念奴娇.梦之旅》、《鹧鸪天.梦寥廓》来赞美中国梦;我写了《破阵子.读<南京大屠杀>有感》、《六州歌头.圆明园雨中感怀》,咏叹以史为鉴;我借《渔家傲.战马》、《五律.红枫》来激励我的伏枥之志;我把对祖国山河的爱,倾注于《小重山.踏青》和《减字木兰花.秋日游吟》中......。这些诗词,都已分别登在了《中华诗词》、《诗坛》、《老干部之家》等刊物上。并且,大都在全国诗词大赛上获了奖。
盘点这五年,欣慰的是,我还真“修”出了点“正果”呢:
五年里,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抗战胜利70年全国诗词大奖赛”中,我荣获了特等奖;在“全国离退休干部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的十四个月的月赛中,我拿了九个月的一等奖、四个月的二等奖以及全年决赛总评一等奖;在第二届和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我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一等奖;在“庆祝建党95周年摄影诗词书画网络大赛”中,我又得了个一等奖;我的诗词入编了《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并获一等奖;入编了《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并获金奖;入编了《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全国特邀诗文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并获最佳诗歌奖。入编了《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等等。我的诗词在《中华诗词》、《诗坛》等十多家刊物上发表了数百首。且集腋成裘,出版了我的个人诗集《陶丘竹韵》。
五年中,我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被聘任为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担任了中国沿黄诗联学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网版主;中华诗词论坛<北国诗词>版主以及<山东海右诗词>特邀版主等。
真没想到,在退休后的这五年里,我又重新找到了“成就感”!看来,我这个退而“修”之,是“修”对了!
习总书记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一点不假,“伊中情之信修兮”!实践也让我体会到:人不能是物资生活上的富翁,精神生活上的乞丐;人活着就要有个正能量的精神支柱和目标追求,否则,再好的物质生活也会让人感到活得没劲、过的没意思!所以,我要告诉退休的朋友们,如果你真想提高幸福指数的话,那就也来个退而“修”之、“两个文明一起抓”吧!